基本解釋
● 嘔
(嘔)
ǒu ?ㄡˇ
◎ 吐:嘔吐。嘔血。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血)。作嘔(惡心,厭惡)。
● 嘔
(嘔)
òu ?ㄡˋ
◎ 古同“慪”,慪氣。
英文翻譯
◎ 嘔
vomit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嘔
嘔 ǒu?
〈動〉
(1) (形聲。從口,區(qū)( ōu?)聲。本義:東西在胃喉中上涌,從口中出來)
(2) 同本義 [vomit]
歐,吐也。——《說文》。字亦作嘔。
吾伏嘔嘔血。——《左傳·哀公二年》
其音如嘔。——《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
有女子方跪,據(jù)樹而嘔絲北海外也。——《博物志·異人》
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shù)日。——唐· 杜甫《北征》
(3) 又如:嘔逆(惡心想吐);嘔泄(吐瀉);嘔家(平素患有惡心、嘔吐的病人)
(4) 古通“謳”。唱歌 [sing the praise of]
其妻亦負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道中。——《漢書·朱買臣傳》
(5) 如:嘔吟(歌吟);嘔唱(唱歌)
(6) 逗弄;故意惹人生怒 [tease;get angry]
你不要嘔我。——《水滸傳》
詞性變化
◎ 嘔
嘔 ǒu?
<象>
象聲詞 [oh]。如:嘔呀(象聲詞);嘔吼(象聲詞。野獸嗥叫聲);嘔軋(象聲詞。搖櫓聲);嘔呢(象聲詞。幼兒語聲);嘔哇(象聲詞。歌聲);嘔啞(象聲詞。小兒說話聲、車行聲、搖櫓聲、鳥鳴聲等);嘔嘎(象聲詞。燕雀鳴叫聲)
漢語字典
[①][ōu]
[《廣韻》烏侯切,平侯,影。]
“嘔1”的繁體字。
(1)象聲詞。參見“嘔軋”、“嘔啞”。
(2)通“謳”。歌唱。
(3)嘆詞。表示招呼、應(yīng)答、提醒等。
(4)語氣助詞。
[②][ǒu]
[《廣韻》烏后切,上厚,影。]
“嘔2”的繁體字。
(1)吐。
(2)嘆詞。表示驚訝。
[③][òu]
“嘔3”的繁體字。
(1)使人生氣。
(2)多用于故意逗引人生氣。
(3)嘔氣,生悶氣。
[④][xū]
[《集韻》匈于切,平虞,曉。]
“嘔4”的繁體字。
(1)和悅貌。參見“嘔4嘔”、“嘔4喻”。
(2)通“煦”。撫育。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七虞·下平十一尤·上聲二十五有
[國 語]:ōu,ǒu,òu
[粵 語]:au2
[閩南語]:a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嘔;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81第19【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歐。【廣韻】唲嘔,小兒語也。【荀子·富國篇】唲嘔之。 又【博雅】嘔嘔,喜也。 又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曰虖池、嘔夷。【釋文】嘔,烏侯反。 又與謳通。【前漢·朱買臣傳】其妻亦負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毋歌嘔道中。 又【集韻】【韻會】【正韻】??匈于切,音訏。【集韻】悅言也。【正韻】慈愛之聲。【史記·韓信傳】言語嘔嘔。【漢書】作姁姁。【集韻】同呴。 又【集韻】虧于切,音區(qū)。嘔夷,水名。【周禮·嘔夷釋文】一音驅(qū)。 又【集韻】【類篇】??春朱切,音樞。怒聲。 又【廣韻】烏后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口切,??音歐。【廣韻】與歐同,吐也。【左傳·哀二年】??子曰:吾伏弢嘔血,鼓音不衰。【釋文】嘔,本又作??。【集韻】或作???????。 又【集韻】【韻會】??威遇切,音嫗。【集韻】和悅貌。【前漢·王褒傳】嘔喩受之。應(yīng)劭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