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否
fǒu ?ㄈㄡˇ
◎ 表示不同意,不認可:否定。
◎ 不,用在表示疑問的詞句里:可否?。
◎ 不如此,不是這樣,不然:否則。學則正,否則邪。
英文翻譯
◎ 否
deny nay negate no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否 fǒu?
〈副〉
(1) (會意。從口,從不?!?a href="#">不”亦兼表字音。本義:不然,不是這樣)
(2) [古]∶不,不然,不如此 [nay;no]
否,不也?!?a href="/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 target="_blank">說文》
否臧兇?!?a href="#">易·師》
否德黍帝位?!?a href="#">書·堯典》。注:“皆訓不?!?br>
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戰國策·魏策》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a href="/r_ci_b6246383d21b357b7bd3ac7e795f825a/" target="_blank">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這是妥當的辦法嗎?否
(4) 非,不是 [not]
大人否亨?!?a href="#">易·否卦》
否則熟慮而從之?!?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表記》。注:“謂非己志也?!?br>
夫建國設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墨子》
(5) ——用于“能否”、“可否”、“是否”中。如:明日能否出發,需視天氣而定
(6) 用在疑問句末,構成是非問句
是不必問其果解脫否也。——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又如:汝知之否
(8) 另見 pǐ?
詞性變化
◎ 否 pǐ?
〈形〉
(1) 困厄;不順 [poverty-stricken]
執事順成為臧,逆為否?!?a href="#">左傳·宣公十二年》
(2) 又如:否屈(困頓受挫);否敗(窮困;時運不好);否往泰來(壞運到了盡頭,好運就來了);否而末泰(時局動蕩不安);否運(惡運,壞運)
(3) 惡 [evil]
未知臧否?!?a href="#">詩·大雅·抑》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
(4) 又如:否心(邪惡之心);否德(卑劣的品德);否臧(善惡)
(5) 通“鄙”。鄙陋 [superficial;shallow]
不善少而否老。——《莊子·大宗師》
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
(6) 又如:否婦(鄙陋的婦女)
〈名〉
(1) 通“痞”。病名,胸中滿悶結塊的病 [lump in the abdomen]
心下否痛?!?a href="#">素問·五常政大論》
(2) 又如:否腫(痞塊腫脹)
(3) 另見 fǒu?
漢語字典
[①][fǒu]
[《廣韻》方久切,上有,非。]
亦作“不2”。
(1)不,不然。表示否定。
(2)無。
(3)不可。
(4)非,不是。
(5)語末助詞。表詢問。
[②][pǐ]
[《廣韻》並鄙切,上旨,並。]
“不5”的被通假字。
(1)閉塞;阻隔不通。
(2)困厄;不順。
(3)惡。
(4)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閡,閉塞不通之象。參閱《易·否》。
(5)通“鄙”。鄙陋;卑微。
音韻參考
[上古音]:之部幫母,piu?
[廣 韻]:符鄙切,上5旨,bì,止開三上脂B並
[平水韻]:上聲四紙·上聲七麌·上聲二十五有
[唐 音]:bio?u
[國 語]:fǒu,pǐ
[粵 語]:fau2pei2
[閩南語]:bo3,boD3,hio2,hio3,hoD3,hoDhN4,ph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否; 康熙筆畫:7; 頁碼:頁178第02〔古文〕??【唐韻】方九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音缶?!菊f文】不也?!拘戾|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從口?!炯崱靠诓辉S也?!緯ひ骛ⅰ糠駝t威之?!驹姟ぶ苣稀亢群Ψ?。又【小雅】嘗其旨否。【集韻】通作不?!∮帧緩V韻】符鄙切【集韻】【韻會】部鄙切,??音痞?!居衿块]不行也?!緩V韻】塞也,易卦名?!∮帧炯崱俊卷崟??補美切,音鄙。【集韻】惡也?!菊崱糠x也?!疽住熦浴砍趿瑤煶鲆月?,否臧兇。【疏】否爲破敗,臧爲有功。又【鼎卦】初六,鼎顚趾,利出否?!驹]】否,謂不善之物也?!臼琛繉懗龇穹x之物也?!驹姟ご笱拧课粗胺?。【又】邦國若否?!鸢础夺屛摹窌骛?,詩烝民,否字俱兼缶鄙二音?!∮秩~府眉切,音??。【楚辭·九章】心純尨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君含怒以待臣兮,不淸徵其然否?!∮秩~方矩切,音甫。【??琳·大荒賦】覽六五之咎休兮,乃貧尼而富虎,嗣反覆其若茲兮,豈云行之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