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句
jù ?ㄐㄩˋ
◎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
◎ 〔句讀(dòu)〕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 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háng)。
英文翻譯
◎ 句
sentence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句 gōu?
〈動〉
(1) (形聲。從口。正當讀今言鉤,俗作勾。本義:彎曲)
(2) 同本義 [bend]
句,曲也?!?a href="/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 target="_blank">說文》。段注:“凡曲折之物,侈為倨,斂為句??脊び浂嘌再凭?。”
越子為左右句卒?!?a href="#">左傳·哀公十七年》
句兵欲無彈?!?a href="/r_ci_fae357a9168fc9ce18d9a5ddf1b31f37/" target="_blank">考工記·廬人》
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考工記·弓人》
履句履者知地?!?a href="/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 target="_blank">莊子·田子方》。李注:“方也?!?br>
句者畢出?!?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月令》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領者?!?a href="#">尚書大傳》
句者畢出,萌者盡達?!?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月令》
(3) (草木出土時,彎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鉤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彎曲);句倨(彎曲);句圜(屈曲連環)
(4) 勾銷 [strike]。如:句抹(去掉文辭中的某些字句);句除(刪除;刪改)
(5) 查考 [examine]。如:句校(查考校核);句考(查考);句稽(查考;核算)
(6) 搜取;捕捉 [catch]。如:句押(拘捕扣押);句追(拘捕查究);句剝(搜刮)
(7) 逗引;糾結 [seduce]。如:句引(引誘);句結(暗中串通結合)
(8) 勾畫 [delineate]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濉?黃宗羲《柳敬亭傳》
詞性變化
◎ 句 gōu?
<連>
如果——表示假設 [if]
吾句能親親而興賢,吾不遺亦至矣。——《馬王堆漢墓帛書》
◎ 句 gōu?
〈名〉
(1) 指草木初生拳狀的幼芽 [tender bud]。如:句萌(草木初生的嫩芽、幼苗)
(2) 鉤子。后作“鉤” [hook]。如:句繩(鉤繩)
(3) 古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邊 [the short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4) ——人名用字
(5) 另見 jù?
基本詞義
◎ 句 jù?
〈名〉
(1)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從丩( jiū),象繩絲纏結之狀)?!?a href="#">丩”亦兼表字音。①( gōu?)本義:彎曲。②句子
(2) 語句;詩句 [sentence]
句者,局也。聯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語絕為句?!薄?a href="#">詩·關雎》疏。按,取稽留可鉤之意,曲畫以識之者也。說文瞿下曰:讀如章句之句,則 后漢時已轉其音如今言屨。
驢上得句。——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所得詩句。
書詩四句?!巍?王安石《傷仲永》
蒙蒙之句。——宋· 沈括《夢溪筆談》
(3) 又如:句式(句子的結構形式);句語(語句,言辭);句投(句逗。即句讀);句度(同句讀)
(4) 中國漢代行大禮時,由九賓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傳話,與“臚”相反 [message sent from bottom to top in a ceremony]
大行設九賓,臚、句傳?!?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
漢語字典
[①][gōu]
[《廣韻》古侯切,平侯,見。]
“區3”的被通假字?!?a href="#">勾1”的古字。
(1)彎曲。
(2)引申指草木初生拳曲的嫩芽。
(3)古代數學名詞。參見“句股”。
(4)同“鉤”。參見“句戟”、“句繩”。
(5)謙虛;恭敬。
(6)“句決”的省語。
(7)勾銷。參見“句抹”、“句除”。
(8)勾畫。參見“句勒”。
(9)查考。
(10)搜??;捕捉。
(11)逗引;糾結。
(12)象聲詞。參見“句輈”。
(13)發聲之詞。參見“句吳”。
(14)通“茍”。茍且。
(15)通“茍”。如果。
(16)通“後”。時間在后的,與“先”相對。
(17)姓。宋有句中正。見《宋史·文苑傳三》。
[②][gòu]
[《廣韻》古候切,去候,見。]
(1)通“彀”。張滿弓。
(2)見“句2當”。
[③][jù]
[《廣韻》九遇切,去遇,見。]
(1)句子。
(2)下對上陳述之詞。
(3)量詞。用于言語。
(4)量詞。用于鐘點。
[④][qú]
[《廣韻》其俱切,平虞,羣。]
(1)通“絇”。鞋頭的裝飾品。
(2)通“斪”。見“句4欘”。
[⑤][jiǔ]
見“句5嬰”。
音韻參考
[上古音]:侯部見母,ko
[廣 韻]:其俱切,上平10虞,qú,遇合三平虞群
[平水韻]:上平七虞·下平十一尤·去聲七遇·去聲二十六宥
[唐 音]:*gio?
[國 語]:jù,gōu
[粵 語]:gau1geoi3
[閩南語]:ku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句; 康熙筆畫:5; 頁碼:頁171第11【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屨?!居衿恐挂?,言語章句也。【類篇】詞絕也?!驹姟りP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 又僂句,地名,龜所出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帧径Y·樂記】句中鉤?!臼琛恐^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驹]】句兵,戈戟屬?!踞屛摹烤?,俱具反。又音鉤?!∮帧臼酚洝な鍖O通傳】臚句。【註】上傳語告下爲臚,下告上爲句?!∮指呔潴P,遼東國名,漢爲縣?!厩皾h·地理志】元菟郡高句驪。又句容,縣名。【地理志】丹陽郡句容縣?!∮帧緩V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遘。【廣韻】句當?!舅问贰げ鼙騻鳌拷暇洚敼禄亍!∮中??!救A陽國志】王平,句扶,張翼,廖化??爲將。時人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帧绢惼烤幸??!∮峙c彀同。【詩·大雅】敦弓旣句?!踞屛摹烤?,說文作彀。張弓曰彀?!∮帧咎祈崱俊炯崱抗藕钋小卷崟俊菊崱烤雍钋?,??音溝。俗作勾?!菊f文】曲也。【禮·月令】句者畢出?!咀髠鳌ぐ吣辍吭阶訝懽笥揖渥洹!驹]】鉤伍相著,別爲左右屯?!厩皾h·趙充國傳】入鮮水北句廉上?!驹]】句廉,渭水岸曲而有廉稜也。 又【集韻】亦作區?!径Y·樂記】區萌達?!驹]】屈生曰區?!踞屛摹繀^音勾,古侯反。 又句芒,春神?!径Y·月令】其神句芒?!∮志潺?,社神?!咀髠鳌ふ讯拍辍抗补な嫌凶?,曰句龍,爲后土?!∮志淅[,邾地。【春秋·哀二年】盟于句繹。又句瀆,齊地?!咀髠鳌は迨拍辍繄坦友烙诰錇^之丘?!厩皾h·地理志】濟隂郡,句陽縣?!驹]】左傳句瀆之丘也?!∮謱w句、句章,??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句章縣,濟隂郡寃句縣。【註】師古曰,句音鉤。 又句吳。【史記·吳世家】自號句吳?!驹]】吳言句者,發聲也。猶言于越耳。 又【五音集韻】亦姓?!臼酚洝ぶ倌岬茏觽鳌烤渚?。【註】正義曰:句作釣?!∮帧緩V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衢。須句,地名。【春秋·文七年】公伐邾,取須句?!疽袅x】句,其俱反?!∮志漕?,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句町縣?!驹]】師古曰,音劬挺。 又【字彙補】與絇同。履頭飾也?!局芏Y·天官·屨人】靑句?!驹]】句當爲絇。【前漢·王莽傳】句履?!驹]】師古曰,其形岐頭?!∮帧炯崱抗в谇校艟?。本作拘?;蜃髫?,??止也。又【史記·孝文紀】故楚相蘇意爲將軍,軍句注?!驹]】應劭曰,山險名也。索隱曰,句音俱。包愷音鉤。 又與矩同,方也?!厩f子·田子方】履句履者知地形?!娟懙旅鳌ひ袅x】句音矩。徐云:其俱反。李云:方也?!∮止庞星?,音九。【淮南子·地形訓】自東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癭民。【註】句,讀若九。 【說文】本作??。??篆文句字,從口??(丩)聲。
考證:〔【史記·仲尼弟子傳】句井疆?!驹]】正義曰,句作勾?!场≈斦赵墓锤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