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匾
biǎn ? ㄅㄧㄢˇ
◎ 題字的橫牌,掛在門或墻的上部:匾額。橫匾。光榮匾。
◎ 一種用竹篾編成的器具,圓形的下底,邊框很淺,用來養(yǎng)蠶、盛糧食等。
英文翻譯
◎ 匾
plaque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匾 biǎn?
〈形〉
同“扁”。形體的厚度比長(zhǎng)度、寬度小;不圓 [flat]。如:匾毛(羽毛。因形狀扁平,故稱。亦借指鳥類);匾食(水餃)
詞性變化
◎ 匾 biǎn?
〈名〉
(1) 匾額 [a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如:光榮匾;匾式(匾額);匾對(duì)(匾額和對(duì)聯(lián))
(2) 上面繡字的絲制橫幅 [a silk banner embroidered with words of praise]。如:繡金匾
(3) 用竹蔑編成的器具,圓形平底框很淺,用來養(yǎng)蠶或盛糧食 [a big round shallow basket]。如:針線匾;養(yǎng)蠶團(tuán)匾;匾籃兒(淺邊的籃子)
漢語(yǔ)字典
[①][biǎn]
[《廣韻》方典切,上銑,幫。]
[《集韻》補(bǔ)典切,上銑,幫。]
(1)同“扁”。形體的厚度比長(zhǎng)度與寬度小;不圓。
(2)引申為不象樣子,不成器。
(3)匾額。
(4)謂制匾懸掛。
(5)一種圓形平底、邊框很淺的竹器。如針線匾、養(yǎng)蠶團(tuán)匾。
(6)方言。謂把褲腳、衣袖等向上折疊。參見“匾扎”。
音韻參考
[廣 韻]:方典切,上27銑,biǎn,山開四上先幫
[平水韻]:上聲十六銑
[國(guó) 語(yǔ)]:biǎn
[粵 語(yǔ)]:bin2
[閩南語(yǔ)]:pian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匸字部】 匾; 康熙筆畫:11; 頁(yè)碼:頁(yè)155第11【唐韻】方典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補(bǔ)典切,??編上聲。【玉篇】匾?。【廣韻】匾?,薄也。【韻會(huì)】器之薄者曰匾。又不圓貌。通作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