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机,狠狠捏着两个奶头折磨,扒开她的腿屁股直流白浆,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精品

查字典logo
您的位置: 查字典 > 漢語字典 > 匡的意思
  • 拼音: kuāng
  • 注音: ㄎㄨㄤ
  • 部首筆劃:2
  • 總筆劃:6
  • 繁體字:
  • 漢字結構:半包圍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筆順:橫橫橫豎橫折

基本解釋


kuāng ?ㄎㄨㄤˉ
◎ 糾正;匡正。匡謬。
◎ 救:匡救匡復匡時濟世
◎ 輔助,幫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幫助我所做不到的)。
◎ 粗略計算,估計,預料:匡算匡計
◎ 古同“”。
◎ 姓。

英文翻譯


correct   rectify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kuāng?
〈名〉
(1) (形聲。從匚( fāng),表示與筐器有關,王聲。本義:盛東西的方形竹器)
(2) “”的古字。容器名 [basket]
匡,飯器,也。——《說文
既齊既稷,既匡既勑。——《·小雅·楚茨》
蠶則績而蟹有匡。——《禮記·檀弓》
(3) “”的古字。邊框;圍子;框框 [frame]
行人夜宿墻匡月。——韋莊秦婦吟
(4) 又如:匡子(框子)
(5) “”的古字。眼眶 [orbit]
刺匡上陷骨中脈,為漏為盲。——《素問
(6) 春秋時齊國簡冊名 [bamboo slips]
管子》有《大匡》、《中匡》、《小匡》三篇
(7) 螃蟹的背殼 [shell]
海島有蟹,其匡宛具一人面。——《拜經樓詩話
(8) 古地名 [Kuang town]
(9) 春秋時衛地,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
(10) 春秋時鄭地。在今河南省扶溝縣
(11) 山名,即江西省的廬山 [Lushan mountain]
詞性變化
kuāng?
〈動〉
(1) 糾正,匡正 [correct]
善則賞之,過則匡之。——《左傳·襄公十四年》
一匡天下。——《史記·貨殖列傳》
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國語·晉語九》
(2) 又如:匡言(匡正的言論);匡弼(匡正輔助);匡救(匡正挽救);匡翼(匡正輔助);匡邪(糾正邪惡)
(3) 拯救 [save]
匡乏困,救災患。——《左傳·成公十八年》
(4) 又如:匡危(拯救危難);匡立(拯救國家,建立大業);匡攘(拯救國家,驅逐敵人);匡困(救助貧困);匡時(挽救艱危的時局);匡難(匡救國家的災難)
(5) 幫助;輔助,輔佐 [help;assist]
上匡天子。——《三國志
(6) 又如:匡濟之才(輔助、保全江山社稷的才能);匡輔(幫助;輔佐);匡君救國(扶助君王,輔佐國政);匡堯(輔佐明君)
(7) 彎曲[bend]
則輪雖敝不匡。——《周禮·考工記》
(8) 虧損 [loss]
日困而還,月盈而匡。——《國語
(9) 料定;料想 [expect]
你就匡我養不住,生起外心來了。——《二刻拍案驚奇
(10) 通“”。恐懼 [fear]
年雖大殺,眾不匡懼。——《禮記·禮器》。鄭玄注:“匡,猶恐也。”
kuāng?
〈形〉
(1) 方正;端正 [upright]
匡坐至夜分。——李白贈何七判官昌浩
(2) 又如:匡坐(正坐,端坐);匡士(正直的讀書人);匡床(文正寬大的床;安適的床);匡勑(正直謹慎)
(3) 安適 [comfortable]。如:匡詠(安適吟詠)

漢語字典

[①][kuāng]
[《廣韻》去王切,平陽,溪。]
亦作“1”。“1”的今字。
(1)“”的古字。容器名。
(2)方正;端正。
(3)挽救;救助。
(4)輔佐;輔助。
(5)糾正;扶正。
(6)彎曲。
(7)虧損;虛損。
(8)蟹的背殼。
(9)“”的古字。眼眶。
(10)“”的古字。邊框;圍子;框框。
(11)“”的古字。在文字或圖片的周圍加上線條。
(12)“”的古字。約束;限制。
(13)“”的古字。恐懼;慌懼。參見“匡懼”。
(14)“”的古字。料;料想。
(15)地名。在今河南長垣縣西南。
(16)地名。即江西省廬山。詳“匡廬”。
(17)姓。戰國齊有匡章。見《孟子·滕文公下》。
[②][wāng]
[《篇海》烏光切]
亦作“2”。通“1”。
跛;曲脛。

音韻參考

[廣 韻]:去王切,下平10陽,kuāng,宕合三平陽溪
[平水韻]:下平七陽
[唐 音]:*kiuɑng
[國 語]:kuāng
[粵 語]:hong1
[閩南語]:ko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匚字部】 匡; 康熙筆畫:6; 頁碼:頁153第23
【唐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正韻】曲王切,??音劻。【說文】飯器也,筥也。一曰正也。【論語】一匡天下。【前漢·揚雄傳】匡雅頌。又【玉篇】方正也。【爾雅·釋詁】匡,方也。【詩·小雅】旣匡旣敕。又救也。【書·盤庚】不能胥匡以生。【孝經·事君章】匡救其惡。又斜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雖敝,不匡。又【廣韻】輔助也。【前漢·宣帝紀】以匡朕之不逮。又地名。【韻會】??留有匡城。又姓。【風俗通】匡,魯邑也。句須爲之宰,其後氏焉。漢有匡衡。又與恇同。恐也。【禮·禮器】年雖大,殺衆不匡懼。又與眶同。目匡也。【史記·淮南王安傳】涕滿匡而橫流。又烏光切,音汪。與尩通。廢疾也。【荀子·正論篇】傴巫跂匡大。跂原字從攴作。
考證:〔【禮·禮器】年雖大,殺衆不匡。〕 謹照原文匡下增懼字。

字源字形

匡

匡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筆86:AGD
  • 五筆98:AGD
  • 五行:木
  • UniCode:U+5321
  • 四角號碼:71711
  • 倉頡:SMG
  • GBK編碼:BFEF
  • 規范漢字編號:35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绥化市| 浙江省| 贡山| 敦煌市| 夏邑县| 民权县| 武陟县| 岳阳县| 延吉市| 连云港市| 宣恩县| 清远市| 平南县| 东兰县| 吉安市| 郓城县| 万年县| 平邑县| 随州市| 通城县| 逊克县| 临夏市| 赫章县| 墨玉县| 富民县| 古蔺县| 广昌县| 余江县| 晋宁县| 舒城县| 盖州市| 东乡族自治县| 平果县| 临汾市| 鹤壁市| 永顺县| 淳化县| 秭归县| 景泰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