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況
kuàng ? ㄎㄨㄤˋ
◎ 情形:情況。狀況。近況。況味(境況和情味,如“他的處境不好,況況難言”)。
◎ 比方:比況。每況愈下。
◎ 文言連詞,表示更進一層:況且。何況。
◎ 姓。
◎ 古同“貺”,賜予。
英文翻譯
◎ 況
besides condition situation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況
況 kuàng?
〈名〉
(1) (形聲。從水,兄聲。本義:寒冷的水)
(2) 同本義 [cold water]
況,寒水也。——《說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證。…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況。”
(3) 情形,景況(側重于整個事物的概況) [condition]
亂況斯削。——《詩·大雅·桑柔》
客有問雁山游況者,聊以塞責,不足觀也。—— 韓愈《雁山雜記》
(4) 又如:況味(境況情味。有時專指境遇);閑況;狀況;實況;戰況;情況;盛況
(5) 兄 [elder brother]。如:況老(方言。稱哥哥);況漢(方言。稱哥哥)
(6) 姓
詞性變化
◎ 況 kuàng?
〈動〉
(1) 比擬,比喻 [compare]
案火滅不能復燃以況之,死入不能復為鬼,明矣。——王充《論衡》
(2) 又如:每下愈況
(3) 光顧;訪問 [visit]
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4) 通“貺”。賜予 [grant;bestow]
成(盛)名況乎諸侯。——《荀子》
北面拜況。——《禮記·聘禮》
亦無況也。——《左傳·僖公十五年》
況使臣以大禮。——《國語·魯語下》
(5) 又如:況施
◎ 況 kuàng?
〈連〉
(1) 表示遞進關系,相當于“何況”、“況且” [besides;moreover]
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后漢書·列女傳》
況君前途尚可。——《世說新語·自新》
況大國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資治通鑒》
況流俗乎。(流俗:指一般人,世俗之人。)——清· 劉開《問說》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何況在鄉間那些沒有聲名的人呢?草野,與“朝廷”相對,借指民間。聞,這里應讀“ wèn”,聲名,聲譽)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3) 又如:況乃(何況;況且)
◎ 況 kuàng?
〈副〉,更加 [more]
仆夫況瘁。——《詩·小雅·出車》
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國語·晉語》
又如:況瘁(益加勞瘁、憔悴);況復(更加)
漢語字典
[①][kuàng]
[《廣韻》許訪切,去漾,曉。]
亦作“況1”。“兄2”的被通假字。
(1)情形;景況。
(2)比。比較。
(3)比。比擬;比方。
(4)比。引申為推及;推測。
(5)兄。
(6)水寒。
(7)疑問代詞。怎么。
(8)副詞。更加。
(9)副詞。正,恰。表示情狀。
(10)副詞。恍如,仿佛。
(11)副詞。乃,就。
(12)連詞。何況;況且。
(13)象聲詞。形容鐘聲。
(14)通“貺”。賜予。
(15)通“貺”。惠顧;光臨。
(16)通“皇”。美;大。
(17)通“荒”。遠。參見“況古”。
(18)通“怳”。參見“況瘁”。
(19)姓。明代有況鍾。見《明史》本傳。
音韻參考
[廣 韻]:許訪切,去41漾,huàng,宕合三去陽曉
[平水韻]:去聲二十三漾
[唐 音]:*xiuɑ?ng
[國 語]:kuàng
[粵 語]:fong3
[閩南語]:hong2,hong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冫字部】 況; 康熙筆畫:9; 頁碼:頁131第30【玉篇】俗況字。○按況本從水,亦從二作況。今從冫,當卽況、況二字之譌。況從二從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放切,音貺。發語辭。【詩·小雅】況也永歎。從二從兄,與況字少異。 又借作祝。【漢·魯相謁孔廟??】祝基作況其。況從二從兄,以況字代替。
(況)〔古文〕??【唐韻】許訪切【集韻】【韻會】【正韻】許放切,??音貺。【說文】寒水也。 又矧也,譬也。【莊子·知北遊】每下愈況。 又益也。【晉語】衆況厚之。 又茲也。【詩·小雅】況也永歎。【箋】來茲對之,長歎而已。 又滋也。【詩·大雅】亂況斯削。 又賜也。與貺通。【前漢·武帝紀】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 又臨訪曰來況。【司馬相如·子虛賦】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 又【廣韻】修況,琴名。 又姓。【蜀志】有況長寧。◎按佩觿集,況況況??虛訪翻,況發語之端,況寒冰也,況形況,今多通用況字。 又【集韻】或作湟。 又古與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