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冥
míng ? ㄇㄧㄥˊ
◎ 昏暗:幽冥。冥蒙。晦冥。
◎ 深奧,深沉:冥思。冥想。冥心。
◎ 糊涂,愚昧:冥頑不靈。
◎ 迷信的人稱人死后進入的世界:冥界。冥府。冥婚。冥衣。冥壽。
英文翻譯
◎ 冥
dark deep obscure stupid the nether world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冥 míng?
〈形〉
(1) (會意。小篆字形,從日,從六,冖( mì)聲。日,太陽,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暗也。本義:昏暗)
(2) 同本義 [dark;obscure;dim]
冥,幽也。——《說文》
冥,暗也。——《廣雅》
冥者,明之藏也。——《太玄·玄文》
維塵冥冥。——《詩·無將大車》
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法言·修身》
冥火薄天,兵車雷運。——枚乘《七發》
其廟獨冥。——《漢書·五行志》
(3) 又如:冥冥(昏暗);冥冥滅滅(昏暗不明的樣子);冥蒙(晦暗不明);冥升(暗升;后指不斷攀登);冥幻(暗淡虛幻)
(4) 深遠;幽深 [profound and lasting;far-reaching]
臨萬丈之絕冥。——孫綽《游天臺山賦》。注:“幽深也。”
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杜牧《阿房宮賦》
(5) 又如:冥絕(杳遠隔絕);冥寞(廣漠無邊);冥緬(幽遠的樣子);冥翳(高遠);冥冥(幽深的樣子)
(6) 愚昧 [dull;muddle-headed]
寡人惷愚冥煩。——《禮記·哀公問》。注:“言不能明理此事。”
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韓愈《祭鱷魚文》
(7) 又如:冥昧(蒙昧);冥迷(迷糊);冥愚(愚昧);冥煩(寓頑)
(8) 精妙,深奧 [wonderful;excellent]。如:冥言(奧妙的道理);冥跡(玄妙的道理);冥智(玄奧的智慧)
(9) 虛空渺茫 [void;hollow]
至道之精,窈冥冥。——《莊子·在宥》。注:“皆了無也。”
(10) 又如:冥空(空虛渺茫);冥思(空想);冥浮(依稀渺茫的樣子)
(11) 靜默 [quiet]
冥然兀坐,萬籟有聲。——歸有光《項脊軒志》
(12) 又如:冥心危坐(端正地坐著,靜靜地思考問題);冥寂(幽靜);冥漠(靜寂);冥默(玄默沉靜);冥寞(玄默,冥寂);冥冥(沉默不語的樣子)
(13) 潛心,專心 [be absorbed]
無冥冥之志,無昭昭之明。——《荀子·勸學》。注:“專默精誠之謂也。”
冥搜未已。——《聊齋志異·促織》
(14) 又如:冥求(潛心探索);冥心(潛心苦思);冥志(靜心);冥索(潛心探究)
詞性變化
◎ 冥 míng?
〈名〉
(1) 夜晚,黑夜 [night]。如:冥火(夜火);冥行(夜間行路);冥色(夜色);冥夜(黑夜)
(2) 迷信人稱人死后進入的世界,即“地府”、“陰間” [the nether world]
人皆以為冥謫(謫:處罰)。——方苞《獄中雜記》
(3) 又如:冥曹(陰曹地府。迷信者認為,在世間作惡的人,死后要在這里受審治罪);冥陰界(鬼魂活動的陰間世界);冥宅(為死者焚化的紙房子,傳說死者能在陰間使用);冥事(陰間的事情)
(4) 神靈,自然 [Gods;nature]。如:冥財(給鬼神燒的錢鈔等);冥工(神工,神靈的技巧);冥育(自然的化育)
(5) 通“溟”。海 [ocean;sea]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消遙游》
是鳥也,海運則將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6) 姓
◎ 冥 míng?
〈動〉
(1) 泯滅 [die out]。如:冥一(渾沌成一體);冥心(泯滅俗念,清心靜欲);冥昧(混沌)
(2) 同“瞑”。閉上眼睛 [close]
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莊子·列御寇》
(3) 又如:冥目(閉上眼睛;死去);冥坐(閉目而坐)
(4) 暗合,默契 [tacit agreement]
神與理冥。——高允《征士頌》
(5) 又如:冥合(暗合);冥契(默契,暗相投合;指意氣相投的好友);冥符(默契,暗合)
漢語字典
[①][míng]
[《廣韻》莫經切,平青,明。]
亦作“1”。
(1)夜。
(2)昏暗;不明。
(3)愚昧。
(4)指昏迷,神志不清。
(5)指陰間。
(6)隱蔽;幽深。
(7)指奧妙之理。
(8)高遠。
(9)蒼茫。
(10)玄默。
(11)暗合;默契。
(12)通“溟”。指海。
(13)通“瞑”。眠。
(14)通“瞑”。閉上眼睛。
(15)通“瞑”。瞎眼。參見“冥臣”。
(16)神名。即玄冥。
(17)姓。漢代有冥都。見《漢書·儒林傳》。
[②][mián]
[《集韻》民堅切,平先,明。]
見“顛冥”。
[③][miàn]
[《集韻》見切,去霰,明。]
見“冥3眴”。
音韻參考
[上古音]:耕部明母,myeng
[廣 韻]:莫經切,下平15青,míng,梗開四平青明
[平水韻]:下平九青·上聲二十四迥
[唐 音]:meng,me?ng
[國 語]:míng
[粵 語]:ming4ming5
[閩南語]:beng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冖字部】 冥;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30第28【唐韻】莫經切【集韻】【韻會】忙經切【正韻】眉兵切,??音銘。【說文】幽也。從日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冖亦夜也。【爾雅·釋言】幼也。【註】幼稚者,冥昧也。【詩·小雅】噦噦其冥。【前漢·五行志】其廟獨冥。【註】暗也。【玉篇】窈也,夜也,草深也。又靑冥,天也。【楚辭·九章】據靑冥而攄虹。又北冥,海也。【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正韻】通作溟。又玄冥,水神。【禮·月令】其神玄冥。【註】少皡氏子曰脩,曰熙,爲水官。又【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母耿切,??銘上聲。【詩·小雅】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熲。【朱註】冥冥,昏晦也。又【集韻】莫定切,銘去聲。義同。又【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覆也。以繩縻取禽獸之名。周禮有冥氏,掌設弧張爲阱擭,以攻猛獸。又葉謨陽切【史記·龜莢傳】正晝無見,風雨晦冥。雲蓋其上,五采靑黃。又【集韻】?見切,音麪。冥眴,視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