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其
qí ?ㄑㄧˊ
◎ 第三人物代詞,相當(dāng)于“他(她)”、“他們(她們)”、“它(它們)”;“他(她)的”、“他們(她們)的”、“它(們)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緘其口。獨(dú)行其是。自食其果。
◎ 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那”、“那個(gè)”、“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實(shí)。言過其實(shí)。
◎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連詞,相當(dāng)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 助詞,表示揣測、反詰、命令、勸勉:“其如土石何?”
◎ 詞尾,在副詞后:極其快樂。大概其。
英文翻譯
◎ 其
he his such that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其 jī?
〈名〉
(1) 通“諅”。周年 [anniversary]
喪: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樹之枝闊,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輕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詩·豳風(fēng)·七月》
(2) 另見 qí?
詞性變化
◎ 其 qí?
〈代〉
(1) (形聲。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聲符“丌”( jī?),變成“其”。( jī?)本義:簸箕。今字作“箕”?!?a href="#">其”假借為代詞:他、他們、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 孔子?!?a href="#">師說》
(3) 又如:獨(dú)善其身
(4) 她 [she]。如:薩奇打他的妻子,將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魯迅《祝福》
(6) 他們;她們;它們 [they]。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7) 他的 [his]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如:其夫
(10) 它的 [its]。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11) 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their]。如:他們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據(jù)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rèn)為的那個(gè)[人、物、意思或時(shí)間] 的 [that]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a href="#">孔雀東南飛》
(13) 又如:正當(dāng)其時(shí)
(14) 這樣,如此 [such]。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 其 qí?
〈副〉
(1) 也許;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左傳·隱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a href="#">國語·晉語》
齊國其庶幾乎?!?明· 宗臣《報(bào)劉一丈書》
齊其庶幾乎。
其一旦將以不敬之民而驅(qū)之戰(zhàn)?!?a href="#">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當(dāng),可 [can;may]
吾其還也?!?a href="#">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詳之。——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汝其善撫之?!濉?林覺民《與妻書》
弟其寬心勿畏可也?!教靽?洪仁玕《英杰歸真》
(3) 將,將要 [should]
今殷其淪喪?!?a href="#">書·微子》
(4) 表示詰問。通“豈”,難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為死君乎?!?a href="#">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謂幾于成乎?!啤?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歟。——唐· 韓愈《師說》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中國其果老矣乎。—— 清·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5) 極,甚 [very]
開地?cái)?shù)千里,此其大功也?!?a href="#">韓非子·初見秦》
◎ 其 qí?
〈連〉
(1) 如果,假設(shè) [if]
其或未能處置,即且給公驗(yàn)。——唐· 封演《封氏聞見記》
(2) 或許;大概 [perhaps]
我中國前途,其有望乎?——《負(fù)曝閑談》
(3) 又如:其諸(或者);其者(或者)
(4) 還是。表選擇 [still;yet]
其真無馬耶?!啤?韓愈《雜說》
(5) 又
其真不知馬耶。
其亦足樂乎。——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 其 qí?
〈助〉
(1) 用作語助。
(2) 附著于形容詞前、后,起加強(qiáng)形容的作用
北風(fēng)其涼,雨雪其雰。——《詩·邶風(fēng)》
(3) 又如:他們對(duì)工作是極其認(rèn)真的;這類好辭書,尤其需要;說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詞,無義,只增加一個(gè)音節(jié)
雖僻遠(yuǎn)其何傷?!?a href="#">楚辭·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謂幾于成乎?!啤?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漢語字典
[①][qí]
[《廣韻》渠之切,平之,羣。]
(1)代詞。表第三人稱領(lǐng)屬關(guān)系。他(她、它)的或他(她、它)們的。
(2)代詞。指代第三人稱,他(她、它)或他(她、它)們。
(3)代詞。表近指或遠(yuǎn)指。猶此,彼,或這些,那些。
(4)代詞。表特指。其中的,當(dāng)中的。
(5)代詞。虛詞。無義。
(6)副詞。表推測、估計(jì)。大概,或許。
(7)副詞。表詰問。猶豈,難道。
(8)副詞。表示祈使。猶當(dāng),可。
(9)副詞。表時(shí)間。a.表未來的,猶將,將要。
(10)副詞。表時(shí)間。b.表過去的,猶既,已經(jīng)。
(11)副詞。表示論斷,相當(dāng)于“乃”。
(12)介詞。表時(shí)間、處所或方向。猶于。
(13)連詞。表示選擇?;蛘?,還是。
(14)連詞。表示讓步。尚且。
(15)連詞。表示假設(shè)。如果,假如。
(16)助詞。用于定語之后或主謂之間,猶之。
(17)助詞。用于動(dòng)詞之后,相當(dāng)于“了”,“著”。
(18)助詞。用于形容詞之后,相當(dāng)于“然”。
(19)助詞。用于疑問代詞的前后,起強(qiáng)調(diào)作用。
(20)助詞。用于句中,無義。
(21)姓。漢代有其石,宋代有其德,明代有其福。
[②][jī]
[《廣韻》居之切,平之,見。]
(1)助詞。用于疑問代詞之后,表疑問語氣。
(2)用于地名。
(3)用于人名。漢代有審食其、酈食其。
[③][jì]
[《集韻》居吏切,去志,見。]
助詞。常用在“彼”之后。
音韻參考
[上古音]:之部群母,gi?
[廣 韻]:渠之切,上平7之,qí,止開三平之群
[平水韻]:上平四支·去聲四寘
[唐 音]:*ghi?,ghi?
[國 語]:qí,jī
[粵 語]:gei1kei4
[閩南語]:k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八字部】 其; 康熙筆畫:8; 頁碼:頁127第18〔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huì)】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卷崟?huì)】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yuǎn),其辭文?!驹姟ご笱拧科湓谟诮瘛S种Z辭?!緯の鞑琛拷裢跗淙缗_(tái)?!驹姟ぶ苣稀孔谱破淙A?!居衿哭o也。又姓。【韻會(huì)】漢陽阿侯其石。又【唐韻】【集韻】【韻會(huì)】??居之切,音姬。【韻會(huì)】語辭?!緯の⒆印咳糁纹??!驹姟ば⊙拧恳谷绾纹洹S秩嗣!臼酚洝めB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驹]】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又山名?!厩皾h·武帝紀(jì)】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緩V韻】在瑯邪。又地名?!卷崟?huì)】祝其,卽夾谷也。又【集韻】【韻會(huì)】居吏切?!菊崱考髑?,??音寄?!卷崟?huì)】語已辭?!驹姟u風(fēng)】彼其之子。通作記?!径Y·表記】引《詩》彼記之子。又通已?!咀髠鳌は宥吣辍恳对姟繁思褐?。又【韻會(huì)】或作忌?!驹姟む嶏L(fēng)】叔善射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