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光
guāng ? ㄍㄨㄤˉ
◎ 太陽、火、電等放射出來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見物體的那種東西:陽光。月光。火光。光華(明亮的光輝)。
◎ 榮譽:光臨(敬辭,意含賓客來臨給主人帶來光彩)。光顧。光復。
◎ 使顯赫:光大。光宗耀祖。
◎ 景物:春光明媚。
◎ 光滑:光滑。光潔。光澤。
◎ 完了,一點不剩:殺光燒光。吃光用光。
◎ 露著:光膀子。
◎ 單,只:光剩下一口氣。
◎ 姓。
反義詞
麻
英文翻譯
◎ 光
light ray honour merely naked scenery smooth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光 guāng?
〈名〉
(1)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火,在人上”。本義:光芒,光亮)
(2) 同本義 [light;ray]
光,明也。——《說文》
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廣也,所照廣遠也。——《釋名·釋天》
與日月兮齊光。——《楚辭·九歌·云中君》
能游冥冥者與日月同光。——《淮南子·俶真》
日月淑清而揚光。——《淮南子·本經》
國之光。——《易·觀》
夜未央,庭燎之光。——《詩·小雅·庭燎》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史記·屈原列傳》
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光明之耀也。——《國語·晉語》
容光必照焉。——《孟子》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紅光一縷起土橋,直射城西。——清· 邵長蘅《閻典史傳》
(3) 又如:陽光;燈光;反光(反射的光線);色光(帶顏色的光);晨光(清晨的太陽光);曙光(清晨的日光);光晃(光芒閃爍)
(4) 色澤;光彩 [color and lustre]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蛾臉不舒,中袖無光。——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又如:絲光;油光(光亮潤澤);光色(光彩色澤);砑光
(6) 榮耀;昭著 [honor;glory]
邦家之光。——《詩·齊風·南山有臺》
連我臉色都無光了。——《儒林外史》
士之處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唐· 韓愈《原毀》
(7) 又如:為國爭光;沾光;光寵(光榮;增光);光國(為國爭光);光天(光輝達于天下);光隆(光輝隆盛);光爛(光輝明亮);光晶(光輝);光赫(光輝顯赫)
(8) 光陰,時光 [time]
始屏憂以愉思,樂茲情于寸光。——南朝宋· 鮑照《觀漏賦》
(9) 又如:寸光(短暫的光陰);光陰荏苒(時光一天一天地逝去。荏苒:[時間]漸漸過去);光景如梭(光陰如梭。形容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拈指(陽光在彈指間逝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10) 景色 [scenery]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11) 又如:風光;山光
(12) 恩慧;好處 [favor]。如:叨光;沾光;借光
(13) 特指日、月、星辰等天體 [sun,moon,star]。如:光岳(天地。光:星辰。岳:河山)
(14) 稱人來訪的敬詞 [grace the occasion with sb.'s presence]
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顧小園,老夫有何德能?——明· 桑紹良《獨樂園司馬入桐》
詞性變化
◎ 光 guāng?
〈形〉
(1) 光明,明亮 [bright]
寶劍直千金,被服光且鮮。——三國蜀· 曹植《名都篇》
(2) 又如:光凈(明亮潔凈);光朗朗(光亮);光眼(大而有神的眼);光燈(明亮的燈火);光潤(光亮潤澤)
(3) 光滑 [smooth]
白沙青石光無泥。——唐· 杜甫《中丞嚴公雨垂寄見憶一絕奉答二絕》
(4) 又如:這種紙很光;磨光;光出律(光滑);光碌碌(光圓滾動的樣子);光圓(光滑圓溜);光油油(光滑明亮)
(5) 裸露 [naked;bare]
光頭圓腦作僧看。——宋· 鄭清之《詠茄》
(6) 又如:光出溜(光禿);光塌塌(光禿禿的樣子);光板板(平而裸露的)
(7) 空,凈盡 [with nothing left]。如:當光;賠光;輸光;吃光;光韃剌(方言。空蕩蕩;空曠無物)
(8) 通“廣”( guǎng)。廣大,寬闊 [vast]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書·堯典》
昔武王克 商,光有天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9) 又如:地光(地域廣大)
◎ 光 guāng?
〈動〉
(1) 照耀 [shine;illuminate]
惟公德明光于上下。——《書·洛誥》
(2) 又如:光燭(照耀)
(3) 增輝,發揚光大 [glorify]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諸葛亮《出師表》
(4) 又如:光宗耀祖;光國(為國爭光);光德(顯揚有德之人);光價(顯揚其身價);光演(光大延續);光昌(顯揚昌盛);光前(光大前人的功業)
◎ 光 guāng?
〈副〉
僅僅,單 [alone;merely;only]。如:不光為我,也是為他;要為集體著想,不能光考慮個人
漢語字典
[①][guāng]
[《廣韻》古黃切,平唐,見。]
亦作“灮1”。“炗1”的今字。
(1)光線。
(2)光明;明亮。
(3)色澤。
(4)指神采。
(5)光亮;光滑。
(6)發揚。
(7)照耀。
(8)指三光。日、月、星。
(9)光陰,時光。
(10)景色。
(11)希望,苗頭。
(12)榮耀;榮寵;光彩。
(13)使增光彩。
(14)華美。
(15)敬辭,表示光榮。
(16)《詩·小雅·蓼蕭》:“既見君子,爲龍爲光。”俞樾《群經平議·毛詩三》:“爲龍爲光,猶云爲龍爲日,並君象也……此言遠國之君朝見於天子,故曰'既見君子,爲龍爲光'。龍光,並以天子言也。”后用以指皇帝的容顏。
(17)指禮樂文物。
(18)血的別稱。
(19)空;凈盡。
(20)裸露。
(21)瞪,睜大。
(22)好處。
(23)僅僅;只是。
(24)通“廣”。廣闊。
(25)通“廣”。充滿。
(26)通“廣”。大。
(27)通“廣”。遠。
(28)姓。晉有光逸。見《晉書》本傳。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見母,kuang
[廣 韻]:古黃切,下平11唐,guāng,宕合一平唐見
[平水韻]:下平七陽
[唐 音]:*guɑng,guɑng
[國 語]:guāng
[粵 語]:gwong1
[閩南語]:kng1,ko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兒字部】 光; 康熙筆畫:6; 頁碼:頁124第06〔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從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