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儕
(儕)
chái ?ㄔㄞˊ
〈名〉
◎ 同輩、同類的人。如:“吾儕”﹑“同儕”。
〈動〉
◎ 齊同、相當。《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皆以終制從事”句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德儕先皇,功侔太古。”《紅樓夢?第七十八回》:“生儕蘭蕙,死轄芙蓉。”
◎ 使男女成為配偶。《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上》:“儕男女,使莫違。”
漢語字典
[①][chái]
[《廣韻》士皆切,平皆,崇。]
“儕1”的繁體字。
(1)輩,類。
(2)等同,并列。
(3)婚配,結成配偶。
(4)方言。全,都。
(5)普通,一般。參見“儕民”。
音韻參考
[廣 韻]:士皆切,上平14皆,chái,蟹開二平皆崇
[平水韻]:上平九佳
[唐 音]:jrh?i
[國 語]:chái
[粵 語]:caa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儕;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19第38【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牀皆切,??音柴。等輩也。【禮·樂記】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註】儕猶輩類。【左傳·僖二十三年】晉鄭同儕。又【成二年】文王猶用衆,況吾儕乎。【列子·湯問篇】長幼儕居。 又葉相稽切,音齊。【齊王元長雙樹歌】春王玉所府,檀林芳所棲。庵園無異轍,祗舒有同儕。 又葉仕之切,音時。【韓愈·猛虎行】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獸望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