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僿
sài ? ㄙㄞˋ
◎ 輕薄;不誠懇。
◎ 閉塞。
◎ 粗鄙。
◎ 虛偽。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僿 sài?
〈形〉
(1) 缺乏誠意,不誠懇 [unkind]
故救僿莫若以忠。——《史記·高祖本紀贊》
(2) 又如:僿野(鄙野);僿陋(鄙陋)
漢語字典
[①][sài]
[《廣韻》式吏切,去志,書。]
[《集韻》先代切,去代,心。]
(1)澆薄,不誠實。
(2)閉塞不通。
(3)樸實少文。
音韻參考
[廣 韻]:式吏切,去7志,shì,止開三去之書
[平水韻]:去聲四寘
[國 語]:sài
[粵 語]:si1z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僿;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18第20【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笥。細碎也,無悃誠也。【史記·高祖紀贊】救僿莫若以忠。 又【廣韻】式吏切,音試。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