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僻
pì ? ㄆㄧˋ
◎ 偏,距離中心地區遠的:偏僻。僻靜。僻陋。僻野。僻遠。窮鄉僻壤。
◎ 不常見的:冷僻。生僻。
◎ 性情古怪,不合群:孤僻。怪僻。乖僻。僻戾。僻性。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僻 pì?
〈動〉
(形聲。從人,辟聲。本義:退避;回避) 同本義 [avoid]
僻,辟也。…《詩》曰:“宛如左僻。”——《說文》
詞性變化
◎ 僻 pì?
〈形〉
(1) 偏僻;偏遠;很少有人去的 [remote;out-of-the-way]
雖僻遠其何傷。——《楚辭·涉江》
而荊僻也。——《呂氏春秋·慎行》
潯陽地僻無音樂。——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僻路(偏僻的小路);僻壤(偏僻的地方);僻小(偏僻狹小);僻穴(偏僻的洞穴);僻陋(偏僻簡陋);僻巷(偏僻小巷);僻凈(偏僻清靜)
(3) 邪僻 [evil]
民之多僻。——《詩·大雅·板》
(4) 又如:僻王(邪僻不正的國君);僻邪(邪惡);僻事(邪僻之事);僻淫(邪避淫佚);僻亂(邪僻反常,不合正道);僻詭(邪避詭詐);僻錯(邪僻乖張)
(5) 偏執 [stubborn]。如:僻違(乖張,違背常理);僻介(偏執耿直);僻固(偏執,固執);僻陋(性情偏執,見識淺陋);僻鄙(偏執鄙陋);僻愚(僻陋暗昧);僻數(僻陋的技巧);僻滯(偏執拘泥)
(6) 冷僻 [rare;uncommon]。如:僻書(冷僻的書籍,極罕見的書籍);僻澀(冷僻晦澀);僻緩(冷僻而非必需);僻隱(冷僻幽隱而不易見);僻事(不是平常習見的典故);僻字
(7) 怪僻 [eccentric]。如:僻語(怪僻的語言);僻放(怪僻放恣); 僻戾(怪僻暴戾); 僻恣(怪僻而縱恣); 僻謬(乖僻荒謬, 違背正理); 僻違(乖僻不合)
(8) 歪;斜 [askew;inclined]。如:僻然(傾側的樣子);僻側(傾斜)
◎ 僻 pì?
〈名〉
通“嬖”。受寵愛的人 [favorite]
便僻好色。——《韓非子·八奸》
漢語字典
[①][pì]
[《廣韻》普擊切,入錫,滂。]
[《廣韻》芳辟切,入昔,滂。]
“薜3”的被通假字。
(1)避讓;回避。
(2)邪僻,偏離正道。
(3)歪;偏向一邊。
(4)偏差,差錯。
(5)偏僻;邊遠。
(6)孤僻,不隨俗。
(7)冷僻。
(8)通“癖”。嗜好。
音韻參考
[廣 韻]:芳辟切,入22昔,pi,梗開三入清滂
[平水韻]:入聲十一陌
[唐 音]:pek,pi?k
[國 語]:pì
[粵 語]:pik1
[閩南語]:phek4,phiah4,piah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僻;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18第14【廣韻】芳辟切【集韻】【韻會】毗亦切【正韻】匹亦切??,批入聲。陋也。又偏僻,邪僻。 又【正韻】匹智切,音譬。僻倪,與??堄同。城上女牆也。 【正字通】僻,辟通。辟借作避,《詩·魏風》宛然左辟是也。僻通作辟,辟則爲天下僇,放辟邪侈,非辟之心無自而入是也。經傳避借僻者不多見。《說文》僻,避也,引《詩》作左僻,一曰從旁牽也。《長箋》謂詩不當作辟。??非。 本作僻,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