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僓
tuǐ ? ㄊㄨㄟˇ
◎ 嫻雅。
◎ 長的樣子。
漢語字典
[①][tuí]
[《集韻》徒回切,平灰,定。]
(1)頹敗。《莊子·外物》:“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陸德明釋文:“僓,音頽。”王先謙集解:“宣(宣穎)云:'於是乎頹然隳壞,天理盡而生機熄矣。'”一說放任不矜。郭象注:“唯僓然無矜,遺形自得,道乃盡也。”成玄英疏:“僓然,放任不矜之貌。”
(2)見“僓僓”。
音韻參考
[廣 韻]:吐猥切,上14賄,tuǐ,蟹合一上灰透
[國 語]:tuǐ,tuí
[粵 語]:teo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僓;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16第14【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頹。順也。【莊子·外物篇】僓然而道盡。【註】郭象云:僓然無矜,遺形自得,道乃盡也。 又【說文】嫺也。一曰長貌。 又【廣韻】【集韻】??吐猥切,音腿。又【集韻】戸賄切,音瘣。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