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傒
xī ? ㄒㄧˉ
◎ 古同“徯”,等候。
◎ 中國(guó)古代少數(shù)民族名。
◎ 姓氏。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傒 xī?
〈動(dòng)〉
(1) 等待。同“徯 [wait]
傒,待也。——《說(shuō)文》
傒也出,翕也入。——漢· 揚(yáng)雄《太玄·玄沖》
(2) 引申為盼望。如:傒望(希望;期待)
(3) 見“傒落”
詞性變化
◎ 傒 xī?
〈名〉
(1) 小徑。同“蹊” [path]
寇所從來(lái),若昵道傒近。——《墨子·備城門》
(2) 古代對(duì)江右(今江西省)人的稱謂 [Jiangxi people]。如:傒音(傒語(yǔ)。江西九江、豫章一帶人的語(yǔ)言);傒狗(南北朝時(shí)期,對(duì)九江豫章一帶人的辱罵詞)
(3) 奴仆 [servant]。如:傒奴(奴仆)
漢語(yǔ)字典
[①][xī]
[《廣韻》胡雞切,平齊,匣。]
(1)古代東北地區(qū)民族名。
(2)魏晉南北朝時(shí),吳人輕視九江、豫章一帶楚人,稱為傒。
(3)奴仆。參見“傒奴”。
(4)見“傒落”。
(5)等待。
(6)引申為盼望,切望。參見“傒望”。
(7)見“傒倖”。
(8)通“蹊”。小路。
[②][xì]
通“繫1”。
(1)拘系。
(2)歸依;歸順。
音韻參考
[廣 韻]:胡雞切,上平12齊,xí,蟹開四平齊匣
[平水韻]:上平八齊
[國(guó) 語(yǔ)]:xī,xí,xì
[粵 語(yǔ)]:hai4ho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傒; 康熙筆畫:12; 頁(yè)碼:頁(yè)113第13【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弦雞切,??音奚。江右人曰傒。【南史·胡諧之傳】是何傒狗。諧之南昌人,故云。 又人名。【左傳】齊卿高傒。 又【集韻】同繫。【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傒人之子女。【註】傒與囚繫之繫同。 又【六書故】戸禮切。通徯。待也。一說(shuō)傒,奚同。與徯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