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伶
líng ? ㄌㄧㄥˊ
◎ 〔伶仃〕孤獨。
◎ 〔伶俐〕聰明;靈活。
◎ 〔伶俜〕孤獨的樣子。
◎ 舊時稱以演戲為職業的人:優伶。名伶。伶官(古代樂官)。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伶 líng?
〈名〉
(1) (形聲。從人,令聲。本義:古樂官名、相傳黃帝時有伶倫,世掌樂官)
(2) 同本義 [musical official]
伶,弄臣也。——《說文》
寺人之伶。——《韓詩·車鄰》
令伶簫詠歌。——《國語·魯語》
仕于伶官。——《詩·簡兮序》
問之伶州鳩。——《國語·周語》
(3) 又如:伶官(古代的樂官);伶工(舊指樂師或演員);伶倫(傳說中黃帝時的樂官);伶界(舊稱戲曲界)
(4) 引申為表演歌舞的藝人 [actor;actress]
伶,樂人。——《廣韻》
帝制新曲,教女伶數十百人。——《新唐書·禮樂志》
教坊優伶。——《北夢瑣言》
去年西京寺,眾伶集講筵。—— 孟郊《教坊歌兒》
(5) 又如:男伶(男演員);女伶;名伶(名演員);紅伶(走紅的演員);伶優(優伶)
(6) 姓
詞性變化
◎ 伶 líng?
〈形〉
(1) 機靈、聰明 [nimble;wise]。如:伶變(機靈);伶便(靈便;敏捷);伶透(聰明);伶透人(絕對聰明的人);伶俏(苗條,美好)
(2) 孤獨 [alone]
伶俜縈苦辛(孤孤單單,受盡辛苦折磨。伶俜,孤單的樣子。縈,纏繞)。——《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伶丁(孤獨的樣子)
漢語字典
[①][líng]
[《廣韻》郎丁切,平青,來。]
(1)古樂官名。相傳黃帝時有伶倫,世掌樂官。又,春秋時周有司樂官伶州鳩,見《國語·周語下》。后因稱樂官、樂人為“伶”。
(2)舊泛指演員。
(3)使喚。
(4)指廝役,供使喚者。
(5)見“伶俐”。
(6)見“伶俜”。
(7)見“伶仃”。
(8)見“伶伶”。
(9)姓。漢代有伶徵。
音韻參考
[廣 韻]:郎丁切,下平15青,líng,梗開四平青來
[平水韻]:下平九青
[唐 音]:leng
[國 語]:líng
[粵 語]:ling4
[閩南語]:leng2,leng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伶; 康熙筆畫:7; 頁碼:頁97第03【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零。獨也。 又弄也。伶人,弄臣也。 又伶人,樂工也。伶倫,古樂師,世掌樂官,故號樂官爲伶官。 又【唐樂府序】伯牙作水伶操。 又使也。廝役謂之使伶。 又健伶,縣名,屬益州郡。 又伶俐,黠慧也。 又伶仃,與彾?同。伶俜,與竛??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又力正切,音令。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