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仩
cháng ? ㄔㄤˊ
◎ “長”的俗字。
漢語字典
[①][shàng]
[《廣韻》時(shí)亮切,去漾,禪。]
亦作“丄1”。亦作“仩1”。
(1)位置在高處。
(2)指物體的上部。
(3)上位;社會的最高層。
(4)上天;天帝。
(5)君主;皇帝。
(6)泛指尊長。
(7)時(shí)間或次序在前。
(8)等第高或品質(zhì)良好。
(9)猶正,主要意義。
(10)指事情向某方面發(fā)展所達(dá)到的程度。
(11)中國古代樂譜用來記寫七音的七種記音符號之一。歷代各地所用記音之字互有出入,常見者依次為“上、尺、工、凡、六、五、乙”七個(gè)字。
(12)用在名詞后。表示在物體的表面。
(13)用在名詞后。表示江河的邊側(cè)。
(14)用在名詞后。表示一定的處所或范圍。
(15)用在名詞后。表示某種緣故。
(16)用在名詞后。表示事物的某一個(gè)方面。
(17)豐足。
(18)起初。
(19)遠(yuǎn);久遠(yuǎn)。
(20)廣大。
(21)通“尚”。還得;尚且。
(22)通“尚”。崇尚;看重。
(23)通“尚”。匹配。多用于娶皇家女子為妻。
(24)通“常”。下身的衣服。
(25)姓。元有上都。見《元史·忠義傳三》。
[②][shàng]
[《廣韻》時(shí)掌切,上養(yǎng),禪。]
亦作“仩2”。
(1)升起;由低處到高處。
(2)上報(bào);呈報(bào)。
(3)奉獻(xiàn);送上。
(4)上繳;交納。
(5)凌駕;欺凌。
(6)超過;超出。
(7)增加;添補(bǔ)。參見“上2下”。
(8)施加;施用。
(9)前進(jìn);進(jìn)行。
(10)去;到。
(11)到任;就職。
(12)當(dāng)值。
(13)放到;放進(jìn)。
(14)達(dá)到。
(15)陷入,遭受。
(16)合符。
(17)登臺;出場。
(18)演出。
(19)登載。
(20)教授;學(xué)習(xí)。
(21)燃點(diǎn)。
(22)擰緊。
(23)安裝。
(24)縫綴。
(25)敬辭。猶進(jìn)用。
(26)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趨向或結(jié)果等。
[③][shǎng]
[《廣韻》時(shí)掌切,上養(yǎng),禪。]
漢語聲調(diào)之一,即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