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仗
zhàng ? ㄓㄤˋ
◎ 兵器:儀仗。明火執仗。
◎ 拿著兵器:仗劍。
◎ 戰爭:打仗。勝仗。
◎ 憑借,依靠:倚仗。仰仗。仗恃。仗義執言(為了正義說公道話)。
英文翻譯
◎ 仗
battle depend on hold rely on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仗 zhàng?
〈動〉
(1) (形聲。從人,丈聲。本義:執,拿著)
(2) 同本義 [hold a weapon]
韓信仗劍從之?!?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淮陰侯列傳》
獨行仗劍至韓?!?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刺客列傳》
(3) 又如:仗斧(手持斧鋮鉞。表示權威);仗節(手持符節;堅守節操);仗策(手持馬鞭。騎馬)
(4) 依靠,依賴 [rely on]
仗,憑仗?!?a href="#">廣韻》
仗兵革之彊?!?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春申君傳》
朕自得疾,數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將軍威勢甚安?!?a href="/r_ci_9db64a7a1f63a775102be1d7713f57f1/" target="_blank">西游記》
(5) 又如:仗腰子的(靠山;背后支持者);仰仗(依靠;依賴);依仗(倚仗靠別人的勢力或有利條件);狗仗人勢;仗氣(憑仗正氣。也指任性使氣);仗氣使酒(任性縱酒)
詞性變化
◎ 仗 zhàng?
〈名〉
(1) 弓、矛、劍、戟等兵器的總稱 [weaponry]
帝自山下望其眾,袍仗精整,人人盡力,壯之。——《新唐書》
(2) 又如:兵仗(兵器);器仗;儀仗;明火執仗
(3) 儀仗隊 [guard of honor or guard]
凡朝會之仗,三衛番上,分為五仗,號衙內五衛。——《新唐書》
(4) 又如:仗士(衛士);仗下(皇帝視朝畢,所列儀仗兵衛退下);仗馬(皇帝儀仗隊所用的馬);仗隊(儀仗隊)
(5) 戰爭或戰斗 [war;battle]。如:打仗(進行戰爭;進行戰斗);死仗(硬仗);硬仗(正面硬拼的戰斗)
漢語字典
[①][zhàng]
[《廣韻》直兩切,上養,澄。]
[《廣韻》直亮切,去漾,澄。]
(1)弓、矛、劍、戟等兵器的總稱。
(2)儀仗隊;保衛部隊。
(3)戰斗;戰爭。
(4)憑借,依靠。
(5)執,拿著。
音韻參考
[廣 韻]:直兩切,上36養,zhàng,宕開三上陽澄
[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去聲二十三漾
[唐 音]:djhiɑ?ng,djhiɑ?ng
[國 語]:zhàng
[粵 語]:zoeng3zoeng6
[閩南語]:chiaN7,tiang7,tiong7,thng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仗; 康熙筆畫:5; 頁碼:頁92第10【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劒戟總名。唐制,殿下兵衞曰仗?!緝x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帧净茨献印ぴ烙枴柯奈P须U,無忘??仗?!驹]】??仗,道也?!∮謶{倚也?!驹姟ご笱拧び旭T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 又與杖通?!厩皾h·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驹]】杖通仗。 又【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義同?!虬幢取⑵髡讨?,上、去二聲通用。惟馮仗之仗無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