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丱
guàn ? ㄍㄨㄢˋ
◎ 古代兒童束的上翹的兩只角辮。
◎ 年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丱 guàn?
〈名〉
形容兒童束發成兩角的樣子 [hair in the shape of a horn]
漢語字典
[①][guàn]
[《廣韻》古患切,去諫,見。]
(1)古時兒童束發成兩角的樣子。
(2)指幼年時期。
(3)指少年人。
(4)猶束,綰。
丱2[kuàng]
“礦1”的古字。
音韻參考
[上古音]:元部見母,koan
[廣 韻]:古患切,去30諫,guàn,山合二去刪見
[平水韻]:去聲十六諫
[唐 音]:gua?n
[國 語]:guàn
[粵 語]:gwaa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上】【丨字部】 丱; 康熙筆畫:5; 頁碼:頁79第10【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慣。同卝。【詩·齊風】總角丱兮?!久珎鳌靠偨牵蹆慎忠?。丱,幼穉也。【朱傳】丱,兩角貌?!∮帧緩V韻】呼?切【韻會】合猛切【正韻】胡猛切。??同礦?;ピ斒N部卝字,石部礦字註?!虬础墩崱飞下暪m崳V,亦作卝。去聲諫韻,卝,亦作丱?!蹲謴 穪O爲總角之丱,卝爲銅錫礦之卝。丱卝分而爲二,非。
考證:〔【詩·齊風】總角丱兮。【鄭傳】總角,聚兩髦也?!场≈斦赵瓡崅鞲拿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