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丏
miǎn ?ㄇㄧㄢˇ
◎ 遮蔽。
◎ 避箭的短墻。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丏 miǎn?
〈動〉
(象形。本義:遮蔽) 同本義;看不見 [cover;be unable to see]
丏,不見也。——《說文》
象人頭上有物蔽之之形。——林義光《文源》
詞性變化
◎ 丏 miǎn?
〈名〉
避箭的短墻 [short wall]
丏,避箭短墻也?!?a href="/r_ci_1eb0c83670a47e286e30620559e1ee7e/" target="_blank">字匯·一部》
漢語字典
[①][miǎn]
[《廣韻》彌殄切,上銑,明。]
遮蔽,看不見。
[②][gài]
同“丐1”。
音韻參考
[廣 韻]:彌殄切,上27銑,miǎn,山開四上先明
[國 語]:miǎn
[粵 語]:mi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上】【一字部】 丏; 康熙筆畫:4; 頁碼:頁77第02【廣韻】【集韻】【韻會】彌殄切【正韻】美辨切,??音眄。【說文】不見也?!拘煸弧孔笥役毡味环忠??!咀謴 勘芗虪澮?。象壅蔽之形。 又【集韻】彌兗切,音緬。義同?!恼分?。沔眄等字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