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箘
成語(Idiom):楛箘
發音(Pronunciation):hù j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犀利,能言善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楛箘的“楛”指的是犀牛角,“箘”指的是箭矢。犀牛角和箭矢都是尖銳堅硬的物體,因此楛箘形容的是人的言辭尖銳犀利,善于辯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楛箘多用于形容辯才高強,能夠以尖銳的言辭擊敗對手的人。可以用于形容辯論比賽、辯論課、辯論文章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楛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傳,楛箘原本是楚國的一位名將,他擅長用箭矢射中敵人的要害,因此得名“楛箘”。后來,楛箘的名字被用來形容人的辯論能力,意味著能夠以尖銳的言辭擊敗對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楛箘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辯論能力非常出色,每次辯論都能展現出楛箘的風采。
2. 這位律師的楛箘之辯,讓法庭上的每個人都為之傾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楛箘的發音“hù jùn”與“胡言亂語”進行聯想。胡言亂語是指言辭雜亂無章,而楛箘則是指言辭尖銳犀利,善于辯論。通過對比記憶,可以更好地記住楛箘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辯論和辯才相關的成語,如“巧舌如簧”、“口若懸河”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楛箘之辯讓同學們都佩服不已。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辯論賽中展現出了楛箘的風采,成功擊敗了對手。
3. 高中生(16-18歲):楛箘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一種辯論能力,是一個有力的武器。
4. 大學生(19-22歲):他通過楛箘的辯論技巧,成功說服了評委并贏得了辯論比賽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