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氈
基本解釋
◎ 毛氈 máozhān
[felt] 用牛毛制成的氈,用作建筑物絕緣材料
英文翻譯
1.felt; hair felt
成語(Idiom):毛氈(máo zhān)
發音(Pronunciation):máo z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文章或行為嚴厲、刺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毛氈原指一種用羊毛制成的厚實織物,質地粗糙。此成語比喻言辭或文章刺人,諷刺尖銳,令人感到刺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言辭或文章尖銳、刺痛人心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行為嚴厲、刻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毛氈一詞源于古代的毛氈帳,古代帝王常用毛氈帳作為辦公場所。毛氈帳的內部貼著許多尖銳的物體,以防止有人靠近時刺傷或刺痛皇帝。后來,人們將言辭尖銳、刺人的文章或行為比喻為“毛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批評言辭如同毛氈一般,讓人心生寒意。
2. 這篇文章寫得太毛氈了,完全沒有留情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毛氈”與尖銳、刺痛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成毛氈上有很多尖銳的東西,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刺人的特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刺人”的相關成語,如“一針見血”、“口若懸河”等,以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的批評話語就像毛氈一樣刺痛了我的心。
初中生:他的諷刺文章真是毛氈,讀了讓人又氣又惱。
高中生:這篇評論文章真是毛氈,尖銳地指出了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