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累
成語(Idiom):逋累(bū lèi)
發音(Pronunciation):bū l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逃避、逃跑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逋累是由“逋”和“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逋指逃避、逃跑,累指疲勞、困倦。逋累意指逃避疲勞、逃避勞累。形容人不肯努力工作,懶散消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逋累常用于形容一個人不肯努力工作,對待事情懶散消極的情況。可以用于家庭教育、職場管理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逋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叫逋瞞的人,他懶散消極,不肯努力工作。因此,人們就以他的名字來形容懶散消極的人,形成了逋累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逋累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別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逋累到極點了。
2. 這個學生總是逋累學習,不肯認真聽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逋”字與“逃避”聯系在一起,將“累”字與“疲勞”聯系在一起,形成聯想記憶。同時,可以嘗試將逋累與懶散消極的形象進行聯系,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逋累相關的成語,如“逃之夭夭”、“遁世逍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逋累學習,不肯認真做作業。
2. 初中生:這個同學逋累學習,成績一直不好。
3. 高中生:他逋累學習,導致無法考上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大學生活很忙碌,不能逋累學習。
5. 成年人:工作努力是每個人的責任,不能逋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