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鉗
基本解釋
[釋義]
(名)用來測量或比較工件內外直徑或兩端距離的量具。兩個腳可以開合,開口的尺寸可以用另外的鋼尺量出。
[構成]
偏正式:卡(鉗
英文翻譯
1.{機} callipers; caliber; calibre
詳細解釋
◎ 卡鉗 kǎqián
[callipers] 一種兩腳可張合的鉗形量具,用于測量工件的內外徑或壁厚
成語(Idiom):卡鉗
發音(Pronunciation):kǎ q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緊緊夾住,不放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卡鉗是由“卡”和“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卡,指夾住、夾緊的意思;鉗,指夾子、夾具的意思。卡鉗形容夾住的東西非常緊,不容易松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卡鉗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或事物的狀態,表示緊緊夾住,不放松。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做事認真負責,不馬虎敷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物緊密結合,不易分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卡鉗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木工工匠,他們在制作家具和建筑時常常需要使用夾子或鉗子來夾緊木料。夾子或鉗子的作用是使木料緊密結合,不易分離。因此,卡鉗成為形容緊緊夾住、不放松的行為或狀態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總是卡鉗緊緊地把握每一個細節。
2. 這個問題卡鉗住了他,讓他無法解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卡鉗”成語與夾子或鉗子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夾子或鉗子夾緊了某個東西,不放松。可以通過畫圖或模擬夾子的動作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卡鉗相關的成語,如“卡殼”、“鉗口不松”等,加深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一年級):他卡鉗著鉛筆,認真地寫字。
2. 初中生(七年級):老師對我們的作業要求很高,我們必須卡鉗住每一個知識點。
3. 高中生(十一年級):學習壓力很大,我必須卡鉗住每一分鐘來充分利用時間。
4. 大學生(大二):實習期間,我卡鉗住每一個機會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5. 成年人:公司要求我們卡鉗住每一個項目,確保質量和進度的控制。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卡鉗”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