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正
基本解釋
◎ 樂正 yuèzhèng
(1) [head of music official] 官名。周代樂官之長
樂正夔一足。——《呂氏春秋·慎行論》
(2) 又
舜以為樂正。
英文翻譯
1.a surname
詳細解釋
(1).謂整理音樂篇章。《論語·子罕》:“子曰:‘吾自 衛(wèi) 反 魯 ,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邢昺 疏:“ 孔子 以 定 十四年去 魯 應(yīng)聘諸國, 魯哀公 十一年自 衛(wèi) 反 魯 ,是時道衰樂廢, 孔子 來還乃正之。”
(2).指音樂的正聲。《國語·周語下》:“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於是乎氣無滯陰,亦無散陽,陰陽序次,風(fēng)雨時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物備而樂成,上下不罷,故曰樂正。”
(3).古時樂官之長。《儀禮·鄉(xiāng)射禮》:“樂正先升,北面立于其西。” 鄭玄 注:“正,長也。” 賈公彥 疏:“案《周禮》有大司樂、樂師,天子之官。此樂正,諸侯及士大夫之官,當天子大司樂……云長,樂官之長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贊》:“昔 虞舜 之祀,樂正重讚,蓋唱發(fā)之辭也。”《宋史·樂志三》:“ 開封 布衣 葉防 上書論樂器、律曲……帝以樂律絶學(xué), 防 草萊中習(xí)之尤難,乃補 防 為樂正。”
(4).復(fù)姓。 戰(zhàn)國 時有 樂正克 。見《孟子·梁惠王下》。
成語(Idiom):樂正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è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情愉快、喜悅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正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樂”和“正”兩個字組成。樂意指喜悅、快樂,正表示端正、莊重。樂正的基本含義是指人的心情愉快、喜悅的樣子,形容人的神態(tài)、表情或行為顯得開心、愉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正常用于描述人的心情或表情,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笑容、笑聲、歡樂的樣子等。常見的使用場景包括:
1. 形容人開心、高興的樣子:他聽到好消息后,笑得樂正開懷。
2. 形容人的笑容明亮、燦爛:她的臉上洋溢著樂正的笑容。
3. 形容人的行為充滿喜悅:孩子們迎接新年的時候,個個喜氣洋洋、樂正其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正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十一年》。當時,魯國的襄公出征,他的兒子公子開帶領(lǐng)士兵去送他出征。公子開看到父親出征時表情嚴肅,他便說:“君子當如樂正。”意思是說君子應(yīng)該心情愉快、快樂。后來,樂正就成為了形容人喜悅、快樂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正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樂”為形容詞,表示喜悅、快樂;“正”為形容詞,表示端正、莊重。兩個字的結(jié)合形成了樂正這個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笑得樂正開懷,把大家都感染了。
2. 她的笑容樂正而明亮,讓人感到溫暖。
3. 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樂正的笑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樂正這個成語:
1. 關(guān)聯(lián)詞義:將樂正與快樂、笑容等詞語進行關(guān)聯(lián),幫助記憶樂正的基本含義。
2. 創(chuàng)造場景:想象一個人笑得非常開心、愉快的樣子,形容他樂正的笑容。
3. 反面對比:將樂正與悲傷、沮喪等相對的情緒進行對比,幫助記憶樂正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與樂正相關(guān)的成語和詞語,例如樂觀、樂意、樂不思蜀等,拓寬對快樂、喜悅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今天放學(xué)了,我笑得樂正了,因為明天是周末。
2. 初中生:聽到自己考試得了滿分的消息,他開心得樂正起來。
3. 高中生:演出結(jié)束后,觀眾們掌聲雷動,笑容樂正,表達對演員的贊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