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臯
成語(Idiom):夔臯 (kuí gāo)
發音(Pronunciation):kuí g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巨大而威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夔臯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文王》中,原意是指神獸夔和臯。夔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狀像龍、身長千里,能發出震天的咆哮聲。臯是古代的一種巨大的樂器,形狀像虎,能發出宏亮的聲音。夔臯合在一起,形容事物巨大而威嚴,有威風凜凜之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夔臯一般用來形容事物的威嚴和莊重,適用于各種場合。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威風凜凜、氣勢磅礴,也可以用來形容建筑物、山川河流等壯麗的景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夔臯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話故事《山海經》中。夔臯是黃帝時代的神獸,它的咆哮聲可以震天動地。后來,夔臯成為一種象征威嚴和莊重的形象,并被用來形容事物的巨大和威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夔臯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身夔臯的氣勢,讓人不敢小覷。
2. 這座建筑物宏偉壯麗,真是夔臯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夔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夔臯是一只巨大的神獸,發出震天的咆哮聲,給人一種巨大而威嚴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夔和臯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以及與夔臯相關的傳說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上課的時候,總是夔臯地站在講臺上,讓我們很敬畏。
2. 初中生:他的演講非常夔臯,讓人印象深刻。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場景設計夔臯而壯觀,給人一種震撼力。
4. 大學生:他的領導風格夔臯有力,能夠很好地帶領團隊。
5. 成年人:這座大橋的設計和建造真是夔臯之作,給城市增添了無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