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尊
成語(Idiom):旁尊(páng zūn)
發音(Pronunciation):páng z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旁人對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推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旁尊是由“旁”和“尊”兩個字組成的,表示旁人對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推崇。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旁觀者對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評價和尊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旁尊一詞常用于表達對某人的高度評價和推崇,用以形容旁人對某人的尊重和贊揚。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描述某人的才華、品德、成就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篇》中的一段對話。孔子的學生子罕在一次與孔子的對話中問道:“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回答說:“三者旁行,一者可以謂之良矣。”這段對話中的“三者旁行”就是“旁尊”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旁尊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和品德備受旁尊。
2.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旁尊一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旁尊”與“旁觀”聯系起來,旁觀者對某人或某事的尊重可以用“旁尊”來形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如“旁敲側擊”、“旁門左道”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一位非常旁尊的人,我們都很尊敬她。
2. 初中生:他的音樂才華讓人旁尊,每次演出都會引起轟動。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在學術界旁尊一時,他是我們的榜樣。
4. 大學生:這位教授對待學術研究非常認真,他的學術成就備受旁尊。
5. 成年人:他在工作中展現出的專業能力讓人旁尊,是我們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