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熊經鳥曳
發音(Pronunciation):xióng jīng niǎo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的姿態、舉止像熊一樣笨拙,像鳥一樣飛不起來,像曳著尾巴的動物一樣懶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熊經鳥曳是由熊、經、鳥、曳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代表著熊的笨拙、經的無法飛翔、鳥的飛不起來以及曳的懶散。形容人或物的姿態、舉止像熊一樣笨拙,像鳥一樣飛不起來,像曳著尾巴的動物一樣懶散。表示行動遲緩、不靈活、不積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熊經鳥曳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行動或工作中的懶散、遲緩、不積極的狀態。可以用于批評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不端正,行動不利索,缺乏積極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熊經鳥曳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熊經鳥曳》。故事講述了熊和鳥在森林中相遇,熊問鳥為什么不會飛翔,鳥回答說自己太笨拙了,無法像熊一樣行動靈活。熊聽后感慨萬分,認為自己的行動也像鳥一樣不靈活,于是改正了自己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熊經鳥曳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態度熊經鳥曳,一點都不積極。
2. 這個隊員在比賽中表現得熊經鳥曳,完全沒有斗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熊的笨拙、鳥的飛不起來、曳的懶散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行為、態度相關的成語,如“龍行虎步”、“鴻鵠之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動作真熊經鳥曳,連最簡單的動作都做不好。
2. 初中生:我不想和那個熊經鳥曳的同學一起合作,他什么事都不積極去做。
3. 高中生:有些人的學習態度真是熊經鳥曳,一點都不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