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賦
基本解釋
公平課稅。 南朝 宋 何承天 《社頌》:“稱物平賦,百姓熙雍。”
成語(Idiom):平賦
發(fā)音(Pronunciation):píng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均分配負擔或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賦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平”表示平均、公平,而“賦”表示分配、負擔。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將負擔或任務平均分配給每個人,以確保公平和公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賦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在團隊合作、社會分工或家庭責任分配等情境中,將任務或負擔平均分配給每個人的情況。它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要公平對待他人,避免過度集中負擔在某個人身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白虎通義》中。故事講述了西漢時期,有一次劉邦(漢高祖)向董仲舒請教如何治理國家的問題。董仲舒提出了“平賦”這個理念,認為國家應該將負擔和責任平均分配給每個人,以確保社會的公平和穩(wěn)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賦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平”作為動詞,表示平均分配;而“賦”則是動詞的賓語,表示負擔或任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家庭里,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實現(xiàn)平賦。
2.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團隊成員之間的平賦合作。
3. 作為領導者,你要學會平賦,將任務合理分配給團隊成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成語“平賦”的技巧可以是聯(lián)想“平均分配負擔”。你可以想象一個平均分配的天平上有一個負擔,表示每個人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平賦”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政治、社會制度,以及人們對公平與正義的追求。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們班每個人都參與植樹活動,這就是平賦。
2. 初中生:在合作項目中,我們班的任務都被平均分配了,這樣才能保證公平。
3. 高中生:社會上的資源應該平賦給每個人,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