鞀鐸
成語(Idiom):鞀鐸
發音(Pronunciation):táo d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音樂聲音高亢激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鞀鐸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鞀”是古代一種樂器,又稱為鼗,類似于現代的大鑼;“鐸”是一種古代的打擊樂器,類似于現代的鈴鐺。鞀鐸這個成語形容的是音樂聲音高亢激越,通常用來形容音樂的豪放和激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鞀鐸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音樂、歌曲或者其他聲音的激烈、高亢和豪放。可以用于描述音樂表演、戲劇演出、體育比賽等場合中的激動人心的聲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一個關于鞀鐸的故事。相傳在古代,黃帝與蚩尤進行戰斗時,黃帝派出了一個名叫鞀的神將,他手持銅鼓和銅鑼,擊打著鞀鐸,發出震天的聲音。這個故事使得鞀鐸成為了形容音樂激烈、高亢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鞀鐸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琴聲如同鞀鐸一般,激動人心。
2. 這支樂隊演奏的音樂如同鞀鐸般高亢激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鞀鐸與音樂相聯系來記憶。想象一個樂隊正在演奏激烈而豪放的音樂,其中有人擊打著巨大的鼓和鑼,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這就是鞀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音樂樂器和古代音樂文化,了解古代音樂的特點和發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彈鋼琴的時候,音樂像鞀鐸一樣美妙。
2. 初中生:這支搖滾樂隊的演出真是鞀鐸般的熱烈。
3. 高中生:音樂會上的交響樂團演奏了一曲鞀鐸般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