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吞舟漏網
發音(Pronunciation):tūn zhōu lòu w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吞噬船只卻漏掉網,比喻做事不周密,留下了疏漏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吞舟漏網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源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字面意義是指魚吞了船,卻漏掉了網,比喻做事不周密,留下了疏漏的地方。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情沒有做到完全,留下了漏洞,或者說沒有盡善盡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吞舟漏網這個成語常常用來批評那些做事不周全,沒有考慮到所有細節的人。可以用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場景中,提醒人們要做事認真細致,不要留下疏漏的地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吞舟漏網的故事源自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昭公是一個春秋時期的國君,他派人去搜捕一個叛逆之人。這個叛逆之人偷渡到了一個大河的對岸,昭公派人去搜捕,結果他們只找到了他的船,而沒有找到他。這個故事就是形容昭公的手下做事不周密,留下了漏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吞舟漏網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吞、舟、漏、網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勤奮,但總是吞舟漏網,做事不細致。
2. 這個項目的執行中吞舟漏網,導致了一些重要細節的遺漏。
3. 她是一個注重細節的人,從不吞舟漏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化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艘船被一條大魚吞了下去,但卻從魚的嘴巴里漏了出來,最后被網捕住的場景,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地記憶吞舟漏網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做事不周密相關的成語,如“大意失荊州”、“一失足成千古恨”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總是吞舟漏網,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要吞舟漏網,要仔細檢查答題卡。
3. 高中生:在準備大學申請材料時,一定要注意吞舟漏網,不要遺漏任何重要的信息。
4. 大學生:做研究時,要把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不能吞舟漏網。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吞舟漏網,做事要細致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