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吝
基本解釋
猶大悔。《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不可專意自決,以矜獨斷之明也。萬一如此,必有大吝。”
成語(Idiom):大吝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胸狹窄,吝嗇小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吝是指一個人心胸狹窄,吝嗇小氣,不愿意與他人分享或幫助他人。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的吝嗇和小氣的程度非常嚴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吝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物質或感情上的付出非常吝嗇,不愿意與他人分享或幫助他人。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個性特點,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吝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外物》。相傳,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名叫吝的人,他吝嗇自私,不愿意與人分享。一次,有人送給吝一只鳥,吝卻不肯與人分享,于是他把鳥放在籠子里,但鳥卻一直不停地唱歌,吵得吝非常煩惱。吝想了一個辦法,他把鳥放在大塊石頭上,壓住了它,結果鳥再也不唱歌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吝嗇自私的人最終只會自找苦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吝是由形容詞“大”和動詞“吝”組成的,表示程度極為嚴重的吝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朋友從來都是大吝一點,從來不肯幫助他們。
2. 她心胸狹窄,對別人的困難總是大吝一點,從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吝嗇的形象進行聯系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心胸狹窄,手緊緊握著一大堆金錢,不愿意與他人分享。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我們記住“大吝”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進一步了解與吝嗇相關的成語,如“吝嗇鬼”、“吝嗇如鷸”等,以豐富你的詞匯和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從來不肯和我們一起分享零食,真是個大吝。
2. 初中生:她從來不肯幫助別人,總是對大家都很大吝。
3. 高中生:這個人心胸狹窄,對于別人的困難總是大吝一點,從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4. 大學生:在困難時期,他只顧著自己,對于朋友的困境卻毫不關心,真是個大吝。
5. 成年人:他對于自己的財富非常吝嗇,從來不愿意與他人分享,真是個大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