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觸目成誦(chù mù chéng sòng)
發音(Pronunciation):chù mù chéng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詩詞等內容優美動人,讀來令人心生敬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觸目成誦意為“一覽而讀成詩”,表示讀者一看到文章或詩詞的內容,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和卓越,使人產生敬佩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學作品或文章的優美動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具有突出優點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楊德祖觸目成誦》一則故事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楊德祖的人在考試時,他的文章被人讀后,讓人感嘆不已,稱之為“觸目成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觸目”表示一看到,觸動眼目;“成誦”表示一覽而讀成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真是觸目成誦,讀起來讓人陶醉。
2. 這幅畫的色彩搭配和構圖都非常出色,簡直是觸目成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觸目成誦”拆分為“觸目”和“成誦”,并將每個字的意思和發音與具體的場景聯系起來。例如,將“觸目”與看到一幅美麗的風景聯系在一起,將“成誦”與讀到一首動人的詩詞聯系在一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學、藝術相關的成語,如“字正腔圓”、“文思泉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里面的故事寫得觸目成誦。
2. 初中生:老師布置的作文題很有意思,我寫的文章想要達到觸目成誦的效果。
3. 高中生:我讀了一本名著,里面的描寫非常細膩,可以說是觸目成誦。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內容非常深刻,觸目成誦,給我很大的啟發。
希望這個關于“觸目成誦”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