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疎
基本解釋
見“ 兇疏 ”。
成語(Idiom):兇疎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兇險且疏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兇意指的是危險、惡劣的環境,疎意指的是疏遠、冷漠的態度。兇疎結合在一起,表示在危險的環境中被人疏遠,形容處境困難、孤立無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疎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在困境中被周圍的人疏遠,感到孤立無援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沒有人愿意幫助或支持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疎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袁紹傳》中。故事講述了袁紹在戰爭中失利,被敵人包圍,身邊的人都離他遠去,沒有人愿意幫助他。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兇疎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疎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的順序不可顛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他感到兇疎,沒有人愿意與他交流。
2. 在困難時,他的朋友們一個個都離他遠去,讓他感到非常兇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兇”字的形狀,像是一只兇猛的野獸,而“疎”字的形狀則像是兩個人相隔遠離。將這兩個形象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住兇疎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兇多吉少、兇神惡煞等,來拓展對兇疎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在新學校的第一天感到兇疎,沒有人和他玩耍。
初中生:考試前的這段時間,老師對學生們的要求很嚴格,讓同學們感到兇疎。
高中生:在面對升學壓力和同學的競爭時,有些人會感到兇疎,覺得自己無法融入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