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飾
成語(Idiom):遁飾(dùn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虛偽的言辭或偽裝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或本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遁飾是由“遁”和“飾”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遁”意為逃避、躲避,“飾”意為掩飾、偽裝。遁飾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用虛假的言辭或偽裝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或本質。這種行為常常是為了逃避責任、規避批評或追求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遁飾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正直無私,但實際上卻別有用心、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人。它可以用于各種社交場合,例如描述政治家的虛偽行為、商人的欺騙手段、演員的偽裝演技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遁飾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逍遙游》。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齊物論的哲學家遇到了一個名叫鮑叔牙的人,他以守口如瓶、謹言慎行的方式來隱藏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齊物論對他的行為感到不解,認為他是在遁飾自己的本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遁飾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遁”是動詞,“飾”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一副正直無私的樣子,實際上卻是在遁飾自己的私心。
2. 這個政客總是用虛偽的言辭來遁飾自己的錯誤行為。
3. 她以善良的外表來遁飾自己的狠毒本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遁飾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一張面具來掩飾自己的真實面貌,這樣就能夠形象地理解遁飾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例如“隱瞞”、“偽善”等,以擴展對虛偽行為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假笑來遁飾自己的不開心。
2. 初中生:她以友善的態度來遁飾自己的嫉妒心。
3. 高中生:政治家經常利用演講來遁飾自己的不作為。
4. 大學生:商人用各種手段來遁飾自己的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