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戢
基本解釋
(1).不檢束;放縱。《詩·小雅·桑扈》:“不戢不難,受福不那。” 鄭玄 箋:“王者位至尊,天所子也。然而不自斂以先王之法,不自難以亡國之戒,則其受福祿亦不多也。”《續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三年》:“諫官 包拯 、 吳奎 、 陳旭 ,言工部尚書、平章事 宋庠 ,不戢子弟,在政府無所建明; 庠 亦請去。”
(2).書信用語。不盡之意。
成語(Idiom):不戢
發音(Pronunciation):bù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屈服,不退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戢是指不屈服、不退縮的意思。戢(jí)即收斂、退縮的意思,不戢則表示堅定不移、毫不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對困難、挑戰或壓力時堅持不懈,不退縮、不氣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石魯的人,他用自己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成功地戰勝了一個兇惡的怪獸。這個故事成為了“不戢”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不”表示否定,戢表示收斂、退縮。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堅持不懈、不退縮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難,我們要堅持不戢,勇往直前。
2. 他雖然遭受了失敗,但他不戢的精神讓人欽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戢”與“不退縮”相聯系,通過記憶兩個字的意思和發音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堅持、勇氣相關的成語,如“堅定不移”、“百折不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英雄一樣,不戢地面對困難,努力學習。
2. 初中生:雖然考試成績不好,但我會不戢,繼續努力提高。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要堅持不戢,不放棄努力。
以上是關于成語“不戢”的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