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
基本解釋
(1890-1939)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胸外科醫師。中國抗日戰爭爆發,率加拿大、美國醫療隊于1938年初來中國,3月底到延安,后赴晉察冀邊區工作。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熱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因在前線搶救傷員而感染中毒,以身殉職。
成語(Idiom):白求恩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qiú 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無私奉獻、忘我助人的精神和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求恩是指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在抗日戰爭期間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抗擊侵略者、救治傷病員,表現出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行為。這個成語形容人們以白求恩醫生為榜樣,無私奉獻,忘我助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揚、贊美那些無私奉獻、忘我助人的人,激勵他人學習他們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他在20世紀30年代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提供醫療援助。他堅守崗位,不辭辛勞,全心全意地為中國傷病員服務,深受中國人民的愛戴和尊敬。他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卓越醫術成為了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求恩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精神可嘉,真是一位白求恩式的醫生。
2. 他在救災行動中展現出了白求恩般的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白求恩醫生的形象和他的事跡,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也能像白求恩醫生一樣,無私奉獻,忘我助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白求恩醫生的事跡和他在中國的貢獻,深入了解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白求恩一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白求恩式的醫生,為社會做出貢獻。
3. 高中生:白求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為了社會的發展,我們應該無私奉獻。
4. 大學生:作為青年人,我們應該發揚白求恩精神,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