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圉
基本解釋
(1).邊疆,邊地。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 太祖 不勤遠略,如 夏州 李彝興 、 靈武 馮暉 、 河 西 折御卿 ,皆因其酋豪,許以世襲,故邊圉無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釋憤》:“僕擬奏聞于閶闔,君當報效于邊圉。”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西藏民變檔案》:“一面咨催 馬維騏 迅赴 鑪城 ,審度情形,相機攻剿,以靖邊圉。”
(2).猶邊緣。 徐珂 《清稗類鈔·賭博·紙牌之博》:“且自一至九,刻畫其邊圉曰刻畫品,各有其名。”
成語(Idiom):邊圉(biān gū)
發音(Pronunciation):biān g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邊疆地區的防御工事或邊境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邊圉是指邊疆地區的防御工事或邊境線。在古代,邊圉是國家重要的防線,用來抵御外敵的入侵。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邊疆地區的重要性和保衛邊疆的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邊圉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邊疆地區的重要性,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應該有保衛家園和國家的責任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郡國志》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做趙尼的人,他在邊疆修筑邊圉,保衛國家。后來,趙尼被任命為太守,但他寧愿辭去太守的職務,繼續守衛邊疆。這個故事成為了邊圉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邊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軍人,他對邊圉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
2. 這個城市的邊圉修筑得很堅固,能夠有效保護城市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邊圉這個成語與邊疆地區的防御工事或邊境線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邊疆地區和邊圉建設。
2. 學習其他與邊圉相關的成語,如邊塞、邊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像趙尼一樣,保衛我們的家園,就像邊圉一樣堅不可摧。
2. 初中生:邊圉是保護我們國家安全的重要工事,我們應該為國家的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邊圉代表著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我們應該珍惜這片土地,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