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虛
基本解釋
(1).中醫術語。指飲食消化后被身體吸收的營養物質不足而造成的虛弱。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平脈法》:“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無穀神,雖困無苦?!?br>(2).黃芩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黃芩》。
英文翻譯
1.【醫】endopenia
成語(Idiom):內虛
發音(Pronunciation):nèi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內心空虛,缺乏實質內容或內在力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的內心空虛,缺乏真正的才華、能力或信念。形容外表看似強大,實際上內心薄弱,沒有實質性的內容或內在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者事物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但實際上缺乏真正的實力或內在能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年》:“君子有內省,小人內虛?!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應該反省自己,而小人則是內心空虛。后來,“內虛”就成為了一個描述人內心薄弱、缺乏實質內容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內虛”由“內”和“虛”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外表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內虛不堪。
2. 這個公司的經營狀況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內虛空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內虛”與一個空洞的容器聯系起來,比如一個空的箱子,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內虛”相關的成語,比如“外強中干”、“空有其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雖然成績好,但內虛,沒有真正的才華。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班級的班長外表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內虛不堪。
3. 高中生(16-18歲):他雖然參加了很多活動,但內心空虛,缺乏真正的興趣和信念。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這個公司的業績雖然不錯,但內虛的管理團隊可能會給它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