綆短絶泉
成語(Idiom):綆短絶泉
發音(Pronunciation):gěng duǎn jué qu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水流絕少,非常干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綆短絶泉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綆”意為繩子短,繩子是用于取水的工具,而“絶泉”意為泉水斷絕。綆短絶泉的基本含義是形容水流非常少,干涸無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綆短絶泉多用于描述干旱缺水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事物極度匱乏,沒有任何可利用的資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綆短絶泉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班超傳》。傳說班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他在西域行軍途中遇到了極度干旱的情況,水源斷絕,士兵們口渴得無法忍受。班超為了解決士兵們的渴望,用繩子取水,但繩子太短,無法達到水源。這個故事形象地描繪了干旱缺水的情景,后來演變成成語綆短絶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綆短絶泉是一個四字成語,其中“綆”、“短”、“絶”、“泉”都是獨立的詞語,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長期干旱,水源綆短絶泉。
2. 這個公司資金困難,綆短絶泉,無法繼續經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綆短絶泉”與干旱缺水的情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繩子太短,無法取到水源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干旱缺水相關的成語,如“干涸之地”、“一泓死水”等,以擴展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夏天的時候,池塘里的水都綆短絶泉了,小魚都沒有地方游了。
2. 初中生:這個地區的水資源非常有限,綆短絶泉,居民們都要靠運水解決生活用水問題。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的資源非常匱乏,綆短絶泉,經濟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