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步就班(àn bù jiù bān)
發音:àn bù jiù bān
基本含義:按照一定的步驟和順序進行,不急不躁。
詳細解釋:指按照既定的步驟、規范和順序進行事務,不急于求成,有條不紊地進行。
使用場景:常用于描述做事情有條不紊、按照規定步驟進行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勸告他人做事情要有計劃、有步驟。
故事起源:《詩經·小雅·小宛》中有句“維予小子,皇帝之都。不敢順德,不敢速成。”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年輕人,我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于成功。后來,“按步就班”就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做事情要有條不紊,不能急躁。
成語結構:動詞短語+副詞短語
例句:
1. 做事情要按步就班,不能急于求成。
2. 在學習過程中,要有計劃、有步驟,按步就班地進行。
記憶技巧:可以聯想成走樓梯一樣,每一步都要踏實地走下去,不能跳躍,不能急躁。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按步就班”相關的成語,如“步步為營”、“循序漸進”等,可以拓寬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按步就班地完成作業,不能草率。
2. 初中生:備考要按步就班,不能臨時抱佛腳。
3. 高中生:學習要按步就班,不能急于求成。
4. 大學生:在實習中,要按步就班地完成任務,不能馬虎。
5. 成年人:工作要按步就班地進行,不能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