譎詐
成語(Idiom):譎詐(jué zhà)
發音(Pronunciation):jué zh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為狡猾、詭計多端,不誠實的表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譎詐一詞源于《左傳·宣公十二年》:“譎詐之人,未有能久長者也。”意為行為狡猾、詭計多端,不誠實的人往往無法長久地得到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譎詐一詞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似善良,實際上有目的、不誠實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用譎詐來形容那些陰險狡詐、心機深沉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譎詐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但譎詐一詞在古代文獻中被廣泛使用,反映了人們對于人際關系中狡猾、欺詐行為的關注和警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譎詐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譎詐手段讓他成功地騙取了很多人的財物。
2. 這個政客以譎詐手段獲得了選民的支持,卻沒有真正為人民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譎詐這個成語:
1. 聯想記憶:將譎詐與狐貍等動物的形象聯系起來,狡猾的狐貍常常用詭計欺騙其他動物,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2. 創造關聯:將譎詐與其他含有類似意思的成語進行對比,例如“狡兔三窟”、“爾虞我詐”等,通過對比記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住譎詐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譎詐一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狡兔三窟”、“爾虞我詐”等,這些詞語都與狡猾、欺詐行為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以譎詐手段奪走了我的游戲卡。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譎詐行為讓她失去了朋友的信任。
3. 高中生(16-18歲):政治家利用譎詐手段欺騙選民,獲得連任的機會。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商人以譎詐的手段騙取了投資者的資金。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譎詐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