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
成語(Idiom):拍案
發音(Pronunciation):pāi 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因憤怒、驚奇或贊賞而用力拍案發出聲響,表示極度震驚或贊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源自于明代小說《水滸傳》中的故事。故事中,梁山泊的好漢們聽說晁蓋被官府逼迫,都非常氣憤,于是紛紛拍案而起,表示要為晁蓋討回公道。后來,這個動作被用來形容人們因為憤怒、驚奇或贊賞而用力拍案發出聲響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拍案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因為憤怒、驚奇或贊嘆而情緒激動,表示極度震驚或贊賞的心情。可以用于描述各種場景,比如聽到令人憤怒的事情、看到令人驚奇的表演、聽到令人贊嘆的成就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拍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小說《水滸傳》中,故事講述了梁山泊好漢晁蓋被官府逼迫的情節。當梁山泊的好漢們聽說晁蓋的遭遇時,都感到非常憤怒,于是紛紛拍案而起,表示要為晁蓋討回公道。這個情節被后人引用并發展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們因為憤怒、驚奇或贊賞而用力拍案發出聲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拍案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動詞“拍”和名詞“案”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聽到他的無恥言論,我忍不住拍案而起。
2. 他的演講太精彩了,觀眾不禁拍案叫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拍案的發音與“拍”和“案”的形狀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因為憤怒、驚奇或贊嘆而用力拍案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水滸傳》了解更多關于拍案這個成語的故事情節,并學習其他與憤怒、驚奇或贊嘆相關的成語,如“捧腹大笑”、“驚為天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聽到老師說要取消放假,我們全班都拍案叫糟。
2. 初中生:看到他的獨特舞蹈表演,觀眾紛紛拍案叫好。
3. 高中生:聽到政府要提高學費,學生們拍案而起,表示抗議。
4. 大學生:看到他的研究成果,我們都拍案稱贊,覺得他很厲害。
5. 成年人:聽到公司要裁員的消息,員工們都拍案而起,要求公平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