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續絶
基本解釋
1.見"存亡繼絶"。
成語(Idiom):存亡續絶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wáng xù j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存續或絕滅,形容事物的存在或終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亡續絶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存”表示存在、繼續;“亡”表示滅亡、終止;“續”表示延續、繼續;“絶”表示斷絕、中止。整個成語表示事物的存續或終止,即生存或死亡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事物的存在與消亡,或者形容某個事物的延續與中止。可以用來表達對某種狀態的擔憂或警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亡續絶的故事起源于《韓非子·解老》。故事中,韓非子對老聃提出了一個問題:“人生而有死,物生而有絕,何者存而不亡?”老聃回答說:“人可以存于仁義道德之中,物可以續于繁衍生息之中。”這段對話成為了存亡續絶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亡續絶是一個四字成語,結構為AABB。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品牌經歷了多次危機,但始終存亡續絶,展示了它的強大生命力。
2.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采取措施,確保公司的存亡續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存亡續絶”與“生死相續”相聯想,兩者相似的意思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存亡續絶相關的成語,例如“生死未卜”、“存亡未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大樹被砍倒后,存亡續絶,再也看不到它的綠葉了。
初中生:歷史上的一些帝國經歷了興盛與衰敗,最終存亡續絶。
高中生:在這次疫情中,許多小企業面臨存亡續絶的危機。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將決定公司的存亡續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