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硯
基本解釋
木制的硯臺。 宋 米芾 《硯譜》:“ 傅玄 《硯賦》云:‘木貴其能軟,石美其潤堅?!?劉道友 以浮查為硯,知古亦有木硯?!?/p>
成語(Idiom):木硯
發音(Pronunciation):mù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思進取、不肯努力奮斗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木硯”由兩個詞組成,即“木”和“硯”?!澳尽贝碇绢^,表示人的性格呆板、遲鈍,不善于變通;“硯”則表示硯臺,代表學習和思考。因此,“木硯”形容一個人思想僵化,不愿學習進步,缺乏進取精神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些人因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知識或者不愿意積極努力,導致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無法提高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缺乏進取心、不愿意學習和進步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木硯”最早出現在《晉書·郭璞傳》中。故事中,郭璞是晉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他的書法水平很高,但他的性格呆板,不善于變通。有一次,他寫完一篇文章,拿去給朋友看,朋友問他為什么不做一些改動,讓文章更加完美。郭璞回答說:“這篇文章已經寫得很好了,不需要再改動。”朋友對他說:“你就像一塊木頭硯臺,沒有變通的能力,無法進一步提高?!睆拇耍澳境帯本统蔀榱诵稳莶凰歼M取、不肯努力奮斗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木硯,不愿意學習新知識,所以一直停留在原地。
2. 別當個木硯,要有進取心,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木頭硯臺,它呆板僵硬,無法變通。將這個形象與不思進取、不肯努力奮斗的人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進取心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進取”、“積極向上”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提高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平時不愛讀書,老師說他是個木硯。
2. 初中生:我不想成為一個木硯,我要努力學習,爭取上大學。
3. 高中生:不要只顧玩游戲,要有進取心,不要變成一個木硯。
4. 大學生:大學是提高自己的機會,不要浪費時間,不要變成一個木硯。
5. 成年人:工作中要不斷學習進步,不要成為一個木硯,被時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