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顱
成語(Idiom):當顱
發音(Pronunciation):dāng l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緊要關頭能夠毫不猶豫地作出決策或行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當顱”源自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故事。當時,項羽率領大軍攻打垓下,與劉邦軍隊展開決戰。戰至關鍵時刻,項羽手持大刀,向自己的顱骨猛砍一刀,表示即使頭顱被砍斷,也決不退縮。這個故事形成了“當顱”的成語,意味著在關鍵時刻能夠堅定果斷地做出決策或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在緊要關頭能夠果斷行動或做出決策的人。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勇敢果斷的贊美,也可以用來自我激勵,鼓勵自己在困難面前不退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當顱”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項羽。項羽是中國西楚霸王,他在戰場上表現出了無畏的勇氣和果斷的決策能力,因此成為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當顱”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當”表示在某個時刻或某個情況下,第二個字“顱”表示頭顱。結合在一起,表示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作出決策或行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危急關頭當顱,果斷采取行動,最終解救了人質。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學會當顱,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當顱”與項羽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項羽在戰場上毫不猶豫地砍下自己的頭顱,表示堅定果斷的決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項羽的故事,以及其他與勇敢果斷相關的成語,如“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等,來豐富對“當顱”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面對考試,我要當顱,勇敢回答問題。
2. 初中生:在班級競賽中,我們要當顱,全力以赴,爭取第一名。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面試中,我要當顱,展示自己的優勢和能力。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當顱,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