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寵
成語(Idiom):孽寵(niè chǒng)
發音(Pronunciation):niè ch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因過度溺愛而導致的不良后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孽寵是由“孽”和“寵”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孽,指因果報應、罪惡;寵,指溺愛、偏袒。孽寵合在一起,表示因過度溺愛而導致的不良后果,特別是指被家長過度溺愛的子女成長為問題孩子或成年后在社會中表現不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父母過度溺愛孩子,導致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形容某人因為受到過度寵愛而在社會中表現不佳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孽寵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一位官員曹勛。據說曹勛的父親是一位寵愛他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得到了父親的無限寵愛。然而,曹勛在成年后卻變得懶散無為,不思進取。他的父親后悔不已,認為自己的過度溺愛導致了兒子的不良成長。因此,人們就用“孽寵”這個成語來形容因過度寵愛而導致不良后果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孽寵是由兩個單字構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從小被父母孽寵,長大后沒有獨立生活能力。
2. 這個孩子受到了孽寵,從小沒有受到過挫折,所以對挫折無法應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住“孽寵”這個成語的發音和基本含義來幫助記憶。可以聯想到孩子被過度寵愛,導致不良后果的情景,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成語和故事,深入了解過度寵愛的后果。也可以學習如何正確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受到孽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的弟弟從小就被爸爸媽媽孽寵,所以他不懂得和別人分享。
初中生:我有一個同學受到了孽寵,他總是得到特殊待遇,但是他的成績卻一直不好。
高中生:過度的孽寵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無法適應社會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