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戎
成語(Idiom):條戎 (tiáo róng)
發音(Pronunciation):tiáo r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或氣勢威武雄壯,有勇猛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條戎”由兩個字組成,其中,“條”意為高大而挺拔,“戎”意為勇猛的樣子。結合在一起,表示人物或事物的形象或氣勢威武雄壯,有勇猛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形象雄壯,氣勢威武的場合。可以用來形容英勇的將士、威武的軍隊、雄壯的山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有一則記載,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范蠡的將領,在一個戰爭中,他率領的部隊勇猛無畏,形象威武,給敵方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后來,范蠡被俘,他的形象和勇猛的樣子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形成了成語“條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材高大挺拔,英姿勃發,真是一副條戎的樣子。
2. 這支軍隊訓練有素,戰士們個個神情凜然,氣勢條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想象一個高大挺拔的人物,身姿筆直,氣勢威武,就像一個條戎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勇猛、雄壯相關的成語,如“雄飛雌伏”、“雄心勃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站在講臺上,身材挺拔,給人一種條戎的感覺。
2. 初中生:比賽中,他的表現非常出色,充滿了條戎的氣勢。
3. 高中生:這部電影中的主角是一位英勇的將軍,他的形象非常條戎,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