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墻
成語(Idiom):筑墻
發音(Pronunciation):zhù q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磚石、土塊等建造起來的圍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筑墻是指用磚石、土塊等材料建造起來的圍墻。這個成語也有引申義,指通過固守原則、立下障礙等方式來限制或阻止某種事物的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筑墻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或某個組織通過各種手段來限制他人的行動或阻止某種事物的發展。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被固定在某個觀點上,不愿意接受新的觀點或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齊國有個人名叫鮑牧,他曾經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但他非常聰明,經過努力學習,成為了一名有名的政治家。有一次,鮑牧去參觀了趙國的城墻,他對城墻的堅固和巨大感到非常震撼,并且意識到,只有通過建造堅固的城墻,才能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于是,他回到齊國后,提出了“筑墻”的觀點,主張通過建造堅固的城墻來保護齊國的安全。這個故事后來被引申為成語“筑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筑”和賓語“墻”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在邊境筑起了一堵高墻,以阻止非法移民的進入。
2. 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來筑墻,限制外國資本的進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筑墻”與建造、限制等概念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例如,想象一個人在用磚石、土塊等材料建造起來的圍墻,同時想象圍墻限制了人們的行動,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筑墻”相關的成語,如“畫地為牢”、“堵塞漏洞”等,以擴大對相關主題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游戲里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墻,保護我們的基地。
2. 初中生:政府為了保護環境,筑起了一道生態墻,阻止了污染物的擴散。
3. 高中生:一些國家通過貿易壁壘來筑墻,保護本國產業免受外國競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