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頌
基本解釋
國人的稱頌。 唐 韋應物 《贈李判官》詩:“決獄興邦頌,高文秉天機。”
成語(Idiom):邦頌(bāng sòng)
發音(Pronunciation):bāng s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國家的贊美和頌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邦頌是由“邦”和“頌”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邦指的是國家,頌指的是贊美和頌揚。邦頌表示對國家的美好和偉大之處進行贊美和頌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邦頌常用于描述對國家的贊美和頌揚之情。可以用于表達對國家的繁榮、富強、文明、和諧等方面的贊美。在國慶、重大節日或重要場合,人們常用邦頌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敬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邦頌這個成語起源于《詩經·邶風·邦君》中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對國家君主的忠誠和對國家繁榮的祝福,成為了后來邦頌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邦頌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時刻記住,邦頌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2. 他在演講中高聲頌揚祖國的偉大成就,展現出了對祖國的邦頌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邦頌”聯想為“國家的頌揚”,通過理解其基本含義和使用場景,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國家和國家建設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國泰民安”、“千秋萬代”等,了解其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寫一篇作文,表達我對祖國的邦頌之情。
2. 初中生:在國慶節這天,學校組織了一場慶祝活動,大家齊聲高唱邦頌歌曲。
3. 高中生:我們要傳承和發揚邦頌精神,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4. 大學生:邦頌是每個公民的責任,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國家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