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倏
基本解釋
亦作“ 閃倐 ”。1.指光亮忽明忽滅。 唐 皮日休 《九諷·紀祀》:“波閃倏兮 湘君 ,竹蕭疏兮帝子。” 元 黃溍 《曉行湖上》:“夤緣際餘景,閃倏多遺玩。” 清 杜濬 《初聞燈船鼓吹歌》:“東船西舫更交加,下視何繇覩寸瀾。偶然閃倐透水處,如金在鎔風掣電。”
(2).指物體忽隱忽現(xiàn)。 唐 宋之問 《游陸渾南山答李舍人適》詩:“ 太和 亦崔嵬, 石扇 橫閃倐。”
(3).指事情變化不定。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三:“夫一人之身,而乍賢乍佞,乍炎乍涼,人情閃倏,一至於此。”
成語(Idiom):閃倏(shǎn sh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ǎ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動作迅速,敏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閃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閃指動作迅速,倏指動作敏捷。合在一起,表示動作快速靈活,沒有絲毫拖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閃倏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動作敏捷迅速,可以用來形容體育運動員、舞者、武術家等具有高超動作技巧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工作需要快速反應和行動的場景,比如急救醫(yī)生、消防員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一句:“閃倏而過,如馬之疾。”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馬匹奔馳的速度,后來被引申為形容人的動作迅速敏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形容詞性的詞語組成,表示動作迅速敏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籃球場上閃倏地穿梭著,很難被對手阻擋。
2. 這位舞者的動作閃倏靈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成“閃光熟練”,表示一個人動作迅速熟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閃”或“倏”的成語,比如“閃爍”、“閃電”、“倏地”等,來擴大你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跑得閃倏,很快就到了終點。
初中生:他的反應速度很快,閃倏地躲過了對方的進攻。
高中生:她在舞臺上的動作閃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學生:面對突發(fā)情況,他閃倏地做出了正確的決策。